最近两周事情比较多。
上午休息时间去学驾照,下午和晚上上班。最近也开始走课了,想了很久,也思想斗争了许久,终于还是决定做好一个老师。
说起来,学车和学做老师是有共同点的。
比如,没吃过猪肉但肯定见过猪跑。没开过车,肯定坐过车,没当过老师也肯定上过别人的课。我们上别人的课的时候总免不了对别人品头弄足,这个老师的课上的好,那个老师上的不好。特别是上大学的时候,不去上课的借口多半是,那个老师的课一点意思都没有。
说起来我没在时间充裕的大学期间学车的主要原因是,我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等我真正需要开车的时候,自然会去考个驾照回来。在学习能力方面我是有些自负的,比如我自学拿到了会计从业资格证,自学拿到了计算机国家二级证书,自学学会了怎么做海报,自学学会了怎么做视频音频,做外贸的时候也是公司的产品专家,曾经仗着完备的产品知识,成功的说服客户买了她原本并不打算买的产品。
只是这种自信在学车的时候被粉碎了,同样学了一个星期,别人已经把所有的考试项目都走过一遍了,我却还在前三个项目上懵懵懂懂。学车两个星期了,渐渐就让自己明白,原来自己在某些方面也并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完美。
这就比较难以接受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走课上。
我并不认为我的英语有多好,但是好歹之前和老外打过比较多的交道,平时在配音软件上也玩的很溜。只是真正上课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许多这样的那样的问题。
比如说,可能平时念的很准的音,在课堂上会念错;平时书写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课堂上也总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也难以让自己接受的错误;可能平时能和老外自如交流,可到课堂上会发现有时候词穷,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第一次走课的时候,伙伴们打趣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Jack,,很有趣的课堂,并说很有潜力。只不过上的课让人不知所云,不知道是要教什么;第二次流程很清晰了,但是缺少活力,方式也很有问题,节奏太慢,让人有点想睡觉了;第三次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教学方法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按其他老师的说法,这样教可能聪明点的孩子可以学会,但是其他基础差点的孩子就不好说了,而我们要尽量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学会。
这里突然让人想到那句有名的成语,“有教无类” ,不管是聪明的孩子,还是有些糊涂的孩子,在老师眼里都是一样的学生,不该区别对待,而要因材施教,这应该是教育的大爱了。
第四次走课是在三个校区每周一次的教研上,听课的人比较多,也看到了别的校区的新老师过课。她们的课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问题,甚至平时我听我们这里教龄比较长的老师上课,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但是自己学到的东西会更多。比如从别的新老师身上领略到了她们的激情四射,真正沉醉于自己的课堂。
我上个月去长沙学习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只有自己认真了,别人才会当真。这句话可以适用于很多方面,很多种工作,对老师来说,只有自己认真上课,学生才会认真听课,只有自己真正享受课堂,你的情绪才能带动学生浸入课堂。
从老老师身上能看到很多闪光的地方,比如对课堂流程的把握,什么时候教什么,教多长时间,要达到什么效果,作为一个老师都应该从容把控。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不断熟悉的过程。
学生的课外拓展也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需要用到什么资源,如何实行也要有很好的把握。比如Cici老师学完一课后会找一些和课堂内容相关的绘本,让孩子在家里阅读,这样孩子能最大限度的完成对课堂内容的巩固以及拓展。这样紧跟课堂的绘本阅读与主课相得益彰,对孩子的学习能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孩子来说,这些绘本都可以在趣配音上面找到,非常方便。
这个对我的启发很大,我这段时间也看了许多绘本,在公众号上推荐的一些绘本也有得到一些家长的认可,但是可以做的更好,比如对课外绘本的归类。比如说,涉及到颜色的绘本有哪些,涉及到动物的绘本有哪些,哪些绘本是讲交通工具的,哪些绘本涉及到了数学的相加减等等。这样等有家长询问的时候可以做到更精准的推荐。
最近的时间总是排的很满,练车,听课,走课……但充实感也是前所未有的,最近也是自信心有点崩塌的几天。
很多人都说Jack是万能的,但是我知道我有很多的不完美,有些是之前就知道,但是与我工作无关,有些则是自认为自己会的,结果其实也并不完美。我要做的只能慢慢接受这样的自己,虚心求教,也发挥自己的所长,做好这一个岗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