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天用了大半天给数学老师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而且是先起稿,再抄正,那书写的态度比参加书法比赛还认真,字体比平时任何一次作业都漂亮。
经我再三请求,他同意给我瞟一眼。信的开头感慨时光飞逝,吕老师虽然只教了他两年,但是让他学到了很多,甚至比教了六年的蒋老师还多。接着回顾了和老师之间的几件事:知道老师要教他们班的感受,老师的第一节课,奥数比赛,数学测验作弊,早读讲话。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吕老师的信服与敬佩。
“亲其师,信其道。”五年级刚开始,每天回到家,儿子说得最多的就是吕老师,老师生气了,老师跟同学们讲她的猫了,老师代课没有占用,让他们自习……一直到现在,儿子说得最多的老师就是吕老师。
两年里,儿子的单元习作两次写到了吕老师,第一次是五年级上学期,他写了吕老师的第一堂课。或许,从第一节课起,儿子就喜欢上了吕老师。第二次写吕老师是六年级下学期,写的是测验传纸条。在平时的日更中,他也多次提到吕老师。吕老师俨然成了他的偶像。每一次,吕老师对他的教导,他都牢牢地记着。有时候,当他无法舒缓心中的压力时,我也无能为力时,我就会找吕老师,老师的教导,他往往更受用。
还没放假,儿子就说要给吕老师写一封信。如果没有对老师足够的信服,绝不会有此举。
愿儿子在往后的学习中遇上更多的良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