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弄破四样东西:信任,关系,诺言和心。
因为当它们破了,是不会发出任何声响,但却异常的痛苦。
——狄更斯
01
说个奇葩的真事。
球球跟朋友出去玩,临分手的时候,朋友说身上没现金,再加上手机没有电,让球球借他一百块钱打车。
注意,是一百块哦!
过了一天又一天,朋友在朋友圈里各种潇洒:泡吧、宵夜吃火锅、K歌......却只字不提借的时候就说好的第二天就转给球球的钱。
球球转述给我的时候都气笑了:
前几天还在一起喝啤酒吃烧烤的朋友,第二天就玩消失,还翻脸不认人。
怎么发信息都装不在,自己各种吃喝玩乐的状态却照发。

我们这个关系,应该不会在意这100块吧?这就是我的性格?
拜托,我们什么关系?我也不想了解你到底什么性格!
大哥,我不靠这一百块过日子,但是你总得有句话吧?见天催这一百块,你要想各种理由应付我,你心不累吗?
有句话说:短期交往看脸蛋,长期交往看秉性,一生交往看人品。
人品究竟有多重要?一个人立足于世最终极的底牌,就是他的人品,当人品不行的时,无论怎样活,都是零。

02
下面的事儿仍然是真人真事。
蓉蓉有个亲戚,2009年的时候他说一直给别人打工,挣不了钱,想自己学驾照,买个车,自己跑运输。好心的蓉蓉和姐姐一起凑了一笔钱借给了他。
转眼间快十年了,亲戚的生活早已今非昔比。
没想到,最近一次的回复居然是:是啊!欠你的钱几年了,是我不对。有钱我不还你吗?几千块对你不算什么,对我来说是多的。

蓉蓉告诉我,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我借钱给他,我现在需要用钱了,我要拿回我的钱,我错了吗?最后我反而成了恶人?
听完她说的话,我只觉一阵凉意从心而起,原来人性的恶一旦被释放,竟然可以如此无下限。
借钱见感情,还钱见人品。别人躺着把钱借给你,就别让别人跪着找你要。

03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种气到爆炸,却无可奈何的时刻——
你好心帮同事带早餐,他却从来不记得给你钱。
你买东西帮朋友垫付,她回去就似乎忘了这茬。
你看亲戚窘迫,答应借钱救急。然后每天见他朋友圈里吃喝玩乐。
你好不容易提起勇气,说你是不是还有钱没给我啊?
他满脸不可置信:这点你也往回要?你怎么这么看重钱啊?
你面红耳赤无言以对,甚至莫名觉得羞愧。好像是自己斤斤计较了,自己不通情理。
“对不起,是我错了。借你一百万才有资格讨债。是我小气,我不是人。”
这样奇妙的言语才对了,对吗?
我可以不要脸,你不行。
我能占你便宜,你不能追究。
总之就是一句话:我凭本事借的钱,凭什么那么容易就还给你!
请问,这是什么强盗逻辑?
多数刻意不还的人,他们的淡忘不是刻意的,但是是由于刻意不打算还这个出发点引起的。
其实谁都想不劳而获。
可是换个角度来说,难道不是正因为关系好,更不应该让你吃亏吗?
关系越生疏,越应该把账算清;关系越好,更要避免利益上的牵扯。
亲兄弟明算账,不是计较也不是生份,是为了将来不容易关系破裂。
不让朋友困扰,是我的义务;朋友让我放心,是朋友的规矩。
每个人都应该有为对方考虑的自觉,这才是长久而舒服的关系。

04
话说回来,谁都有个三亲四友,万一真的遇上事儿了,别人找你借钱,怎么办?
著名媒体人梁宏达说过这样的话:
如果这个人向你借钱,你做一次评估,他不是在向我借钱,他是在向我要钱,这时候你能不能给他?如果他找你要钱,你都能给他,你再把钱借给他用,要是他要钱你不行,那你就别借。
但凡谁只要张嘴向你借钱,你就记住你一定会受损失的,只不过这损失大小你得评估。我的基本理念就是我能借给他,我就能不要,如果我不想给他,我就干脆不借。所以这个底线你只要守住了,可能在这方面就不会有太大的闪失。
哈哈,老梁是不是个妙人?
那么,在生活中的我们该如何避免借了钱给别人还要把把别人捧成大爷的情况呢?
第一,少借不如不借。
很多人遇到亲友借钱第一个反应就是问借多少,而当你真的不想借钱给你的某个朋友时,你可能会想一个折中的方法,就是少借一点,但其实,当你真的不情愿借钱时,与其你随便借点钱打发了,不如一开始就拒绝了。
第二,先问原因,不问金额。
就是说,当一个朋友向你借钱时,不要开口就问他(她)借多少,而是问他(她)为什么要借钱?如,你是遇到什么难处了吗?
因为当你这样问了,一方面可以显得你重情重义,另一方面又偷偷地把主动权抓在自己的手里了。
第三,根据对方给出借钱的原因给出一个相似的不借的理由。
当然了,我不是在教你如何做一个奸诈的吝啬鬼,只是在告诉你如何说话才能不伤和气又能保持你们之间的友谊。
第四,大笔金额借出去,就一定要写好借条等相关的字据。
规范的借条,必须包含:
1、借款用途
2、借款人和出借人姓名
3、借款金额(大写)
4、如约定利息,也必须在借条中明确体现。
人这辈子,信用和感情都是无价的。能借给你的,都在消耗着你们的情谊。
越是三观尽毁的理由,消耗的情谊越多。
千万不要将最后的信任消磨殆尽。

借钱之前必三思,还钱之约须守时,一是不要让你的朋友尴尬和失望,二也是对自己的人品的维护。
所以,别跟我说什么“这点钱你也要?”
这点钱你也不愿意还,还拿来道德绑架。
你才真够丢人的。
——END——
下方二维码,听小素君讲讲简单的故事,让素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网友评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绑架吧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人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