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很多同学寒暑假的时候都会去南方电子厂里里边打寒暑假工,体验生活,磨砺一下自己。收入也还不错,一个月四千左右吧!但是我一直没去过,一方面爸妈不想让我去,说:家里边虽然穷,但不差这么几千块钱,过年了,在家里边陪陪我俩,只要好好学习就行,挣钱什么的毕业之后再说。
而且,我也感觉,电子厂里边不能让我学到太多有用的东西,一个月工资我再消费一点估计剩两千了,还背井离乡,就一直没去过。每年寒暑假都待到家里边。
家里边从小长大的小伙伴几乎都辍学了,有的初中,有点技校毕业。寒暑假也都回回家。
都是一个村子里的,玩的很要好,经常晚上聚一块,吃个饭,喝点小酒,一块谈谈理想,吹吹牛逼。
前几年晚上都是完扑克,玩麻将。可这几年,一般都是玩王者荣耀,玩吃鸡,玩手机。我感觉挺无奈的。
村的北边是一个社区,经常吃过晚饭,几个人一块在路上散步,可慢慢的发现每个人都抱着一个手机,看着小视频,聊着天。几个人在一块,但每个人又都是单独的。
我记得看过一张照片,在发过的的地铁上,人手一本书,而非手机。前些天,又看个段子,说华为在法国铺设网络通信之后,地铁里的人几乎人手一个手机,原来法国人不是爱读书,而是地铁里边没信号。
无论在马路上,公交里,还是饭桌上,厕所里,手机似乎都变得必不可少。告别无聊时间,看着短视频,刷个段子。
“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这是联通之前的口号。手机的出现无疑是人类跨时代的进步,从bb机,到大哥大,小灵通,再到诺基亚,华为,苹果,小米等等,从能打字的传真电报,到能够点电话,发短信,听歌区的老板手机,到现在的全面屏,能视频,能语音,能拍摄,各种功能都能实现的全能王。
无疑,这一切都给人类各个方面带来了方便,快捷,欢乐。可随之而来的是人对手机的重度依赖。大把时间的挥霍。
抖音,快手类小视频近两年的火爆,王者荣耀,吃鸡等各种手游的普及,充实了人的无聊时间,能带来一些欢乐,但人不是一个自律性特别强的动物。
手机原本出现的目的是联系方便,沟通快捷,这是它基本,最核心的功能。但是如今手机好似已经偏离的研发它的最终目的。
如今人与人沟通确实很方便,但手机又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慢慢拉大,让人越发孤独起来。因为一个手机就能找到任何你想知道的东西,买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慢慢人与人习惯手机聊天,而非面对面沟通。功能上实现了方便,但心灵上去拉大了距离,很让人无奈。
最近看手机多了,每天醒来会懒着不起床,会先看看QQ,再看微信,看个微博热搜,然后墨迹着起来,每天看几个小时手机,感觉头很昏沉。自律性已经快完全牺牲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