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频发性的早搏可致全身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如果怀疑有早搏,一般需要先做普通心电图确定是否有早搏,然后,再做动态心电图来确定早搏的严重程度,是否需要治疗等。
如果要把早搏分类的话,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
今天,好朋友心电图机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早搏的心电图是怎样的。
一、室性早搏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1053/f840558699b07b2c.png)
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
1.QRS波群提早出现,其形态异常,时限大多>0.12s,T波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ST随T波移位,其前无P波。
2. 发生束支近端处的室性早搏,其QRS波群可不增宽。
3.室性早搏后大多有完全代偿间歇,基本心律较慢时,室性早搏可插入于两次窦性心搏之间,形成插入型室性早搏。
4.偶见室性早搏逆传至心房的逆行P波,常出现于室性早搏的ST段上。
二、房性早搏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1053/c579106491effe9c.png)
1.提前出现的P′波
提早的房性P′波形态、方向、振幅和时间与同导联上的窦性P波不同,房性P′波可出现于心房绝对不应期以外的任何时相。
P′波出现于ST段内、T-P段之间或T波低平的导联上容易辨认。
P′波与T波或U波重叠在一起时,可使其振幅增高、减低、平坦、切迹、双向、倒置增深等变化,应注意识别。
伴时相性房内差异传导或3相房内传导阻滞者,房性早搏的P′波可异常高大或增宽。
2.P′-R间期
房性早搏的P′-R间期与R-P′间期的长短有关,R-P′间期愈短,P′-R间期愈长;反之,R-P′间期愈长,P′-R间期愈短,P′-R间期≧120ms。合并心室预激波时,P′-R间期<120ms。
3.P′波的形态
P′波的形态与窦房结发出的P波的形态一般都不相同。
最常见的一般是倒置的,不过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提前发出的P′波。
4.下传QRS波群
P′后QRS波群可正常或畸形。
正常的一个心动周期,在心电图上都是由P波、QRS波、T波这三个基本元素构成,所以在房早内的P′波后也会有与窦性QRS波群相似的出现,若是没有,那么,就说明没有下传,临床上就称之为未下传房性早搏。
如果是P′波后是畸形的QRS波群,则称之为房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若是在相同的导联上,P′波的形态以及配对的间期都不相同,有3种以上就称之为多源性房早。
5.代偿间歇
1) 由房性早搏引起的窦性回声,不但没有代偿间歇,反而包含有房性早搏的窦性P′-P′周期,会比1个基本窦律周期还短一些。
2) 房性早搏插入于1个基本窦律周期之中,为无代偿间歇。
3) 多数房性早搏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此外,房性或室性早搏有时由两个以上异位起搏点产生,心电图表现为二种或二种不同形态、配对间期不等的早搏,称为多源性早搏。连续二次或三次和以上的早搏分别称为连发和短阵心动过速。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1053/62c904890a4920a0.png)
三、早搏该怎么办?
即使查出早搏,我们也不用太担心。一般大多数早搏现象都是生理性的,少数是病理性的。
日常请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疲劳,避免熬夜,劳逸结合。
同时,建议多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体质,在病情允许的环境下,可适当打场太极或者内功等轻度锻炼。
最后,建议经常复查早搏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咨询。
如果嫌去医院麻烦的话,可以在家自备一个家用心电图机,遇到异常不适状况,及时记录心电图,实时跟进病情,方便就医诊断和治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健康好朋友,每天为你提供最实用的心脏健康知识。
原创不易,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