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喜欢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那是我们心中的田园梦;个个都艳羡桃花源,那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理想国,那是我们心中的世外桃源。
我们现代人虽不能至,却可以开垦一点泥土种点菜蔬,这样的田园情节贯穿千年,给予了我们诗和远方的想像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陶渊明功不可没。
我喜欢的陶渊明是从背诵他的杂诗十二首开始的,元旦前跟着陶渊明背诵群打卡,我不知道这个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背诵的,每周一首的速度也我跟着上,主要是陶诗不长,有些还非常口语化,比较好背诵,也没买书,就按着群主蓉蓉在群里发的背,目前已经背诵到杂诗其九了。
目前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唐诗三百首,313首,道阻且长,目前唐诗群已经推进到14-15了,王维的《渭川田家》和《西施咏》,因为目前还要学习其他知识,怕后面时间不够用,当然也担心后面的长篇背诵太慢,目前已经推进到第25首了。
背诵陶诗就没有压力,而且越来越喜欢这位陶先生了,他率真、朴实、潇洒、又幽默,就像身边的一位兄长,一个立体的形象跃然而出。
他敏感如斯,“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他豪爽好玩,“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倾家时作东,竟此岁月驶”。
他朴素真实,“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尔亲此事”,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他无奈自嘲,”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他通透豁达,“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读陶渊明的诗,越来越喜欢爱,他是一个立体、丰富、又稍稍倔强,他既要生活在那个环境里,又希望能够照顾到自己的精神和自由。
就这么喜欢,没道理。跟懂的人在一起,就是这种感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70426/debeca1d8b0e7d5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