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好问题,也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好,是好在它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如果人们可以年少时就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便可以早早的启程扬鞭策马,去笔直的冲向自己的目标。
而对于那些找到了自己目标的人来说,靠近目标也并不容易。刚开始时会有人嘲笑他们,说他们认死理,一根筋。之后呢?人们开始崇拜他们、跟随他们、敬仰他们。只是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开始为靠近自己的目标而玩命的努力。
这样的人,我有幸知道几个:一个小孩,用着还有些许青雉的声音向天大喊“吾,终有一天!要横扫这八荒,一统六合!”言行一致,他做到了。
一个有40多岁的落魄小官,看到秦始皇出游的风采,不禁说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言行一致,他也做到了。
还有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诲人不倦的教书。他只想在那礼崩乐坏的春秋里,辟出一片真知的天地。如那个守门兵卒所说“他就是那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孔丘。”多少年的沉浮~无疑,他也做到了。
这个问题又难回答在哪了呢?这就好像是一个在沙滩上,捡贝壳的顽童。如果一个光彩夺目美到无与伦比的贝壳是他的目标,那么他一路上会换了多少个目标?又或者是说他是会去寻找目标还是沉浸在沙滩和海水是玩耍中,不好看的自拔?
难说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