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同辈督导群里的一位咨询师聊到人格类型,我和她都是直觉型,不同的是她是直觉情感型,我是直觉逻辑型,她最弱的是逻辑,而我最弱的是情感,而最弱的往往就是我们的无意识(潜意识)部分。
因为弱,所以潜意识就会去加强(补偿)。
所以她的外在表现是讲话强调理性逻辑,我的外在表现就是更关注情绪情感。当我发现这点的时候,突然明白了一系列的现象。
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我不爱科幻片,也不爱战争片,因为它们弱化或者忽视个体情感;为什么我爱读小说,散文,诗歌,爱看文艺片,因为它们强调个人情绪情感,可以缓解我紧绷的逻辑思维;我也爱看悬疑推理片,也爱写理性分析文章,做这些会让我头脑很清晰,这是我的逻辑强项,柯南是我目前还在追的动漫推理剧,看悬疑推理和理性分析让我全神贯注,心无旁鹭,思维高速运转,这个是我拿手的。而且,好的悬疑推理片在逻辑的底下往往都藏着一个很好的故事,我也喜欢那个故事,因为故事是情感的。看完感人的电影或者小说大哭一场,写完抒情的诗歌和散文之后则觉得很舒服,这是因为电影,小说,诗歌和散文抒发了我的情绪情感,补偿了我无意识部分需求。
我也爱看理性分析的文章,不过要我没接触过的,或者平时没有意识到的,或者意识到但还是没法用文字清晰表达的。我喜欢新的东西来拓展自己,最近读的可以拓展我的书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请不要笑话我,到了那么大的年纪才开始读余秋雨,我以前也想读来着,可是读不懂,而且感觉太沉重了,现在读来依旧觉得沉重,但是那份沉重我已经可以承受了。我从来没想过原来研究文化的人可以那么理性而又那么温暖,因为人们可能一直会把理性和人文情怀对立起来,然而余大师打破了这个偏见,证明理性也是可以充满人文情怀的。余大师对各种文化象征,人群,地域文化背后的心理分析入木三分,虽然不是搞心理研究的,但是不差于搞心理研究的,真是研究透了人性,随便什么“家”都行。因为丰厚的文化底蕴,所以他写出来的东西特别自在又实在,潜移默化当中就把人说服了。
当我想要消耗能量的时候,我喜欢和逻辑的人在一起;当我想要补充能量的时候,我喜欢和充满感情的人在一起。
这个还让我想起一个大学时候的女同学,我们其实很相似,都是外冷内热的类型,最初我们因为这种相似而惺惺相惜,有一种奇妙的心灵碰撞,但是很快地,我们的棱角互相碰撞,这个碰撞让彼此非常受伤,于是最后大家很有默契地相互疏远了。
这件事情让我思考,朋友,恋人或者伴侣之间到底是互补好还是相似好呢?
互补让彼此都比较舒服,感觉被包容,相似让彼此容易不舒服,但又容易触碰到某个G点而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这个时候又感觉被共情。
外在表现就是前者不大会吵架,后者可能会时常吵架。
如果要让本能做抉择的话,那本能肯定会选择舒服的,因为舒服的阻力最小。
如果要让害怕冲突的人做选择,那么他们肯定会选择互补的,因为互补的争吵会比较少。
但是想要获得更深入体验和沟通,以及追求更高境界的人可能会有意识选择相似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相似的朋友,恋人和伴侣,也就是说,同一个人格类型的人也是可以在一起的,只是大家都做好了一个心理准备,那就是,彼此之间的冲突会比互补的类型更多更频繁,在冲突之中,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拓展,互相进步。
所以,无论是互补还是相似,其实都是可以的,就看你要什么。
再回到逻辑这个部分。
逻辑是需要动脑的,动脑是需要消耗很多能量的,而这消耗的部分怎么来补偿呢?第一情感补偿;第二物质补偿。
要做心理咨询的个案通常无法补偿我的情感,所以我会通过收费来补偿。对于有些经常跟我寻求帮助的朋友,当我感觉特别消耗的时候,我也会跟对方明确表达收费需求。即便是最亲密的闺蜜,我都是厚颜无耻地这么明确要求的。有些人会因为这个抨击我是“自私自利”,“个人主义”,“自我为中心”,“精致的利己主义”,我只能说,不好意思啊,抱歉啊,我能量不够,能力不足,所以只能这样啦!你要抨击就抨击吧,我该怎么样还是会怎么样,等我能量充沛能力足够的时候再无私吧!
做个案的时候,往往在个案还没开口之前,我通常就会心生感觉,这种感觉是一种直觉,而这种直觉又会催生和引发情感活动,但这种情感活动我可以用逻辑理性控制,所以有时即便我第一感觉不喜欢那个人,但我还是可以屏蔽个人喜好去进行工作。一旦对方开始说话,我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对方的逻辑上面,就会有点忽略情感,刚开始我会因为对方逻辑不通或者混乱或者思维太过发散而感觉有点不适,后来做了调整之后不适感消失,可以接受对方的逻辑不在自己的适应范围之内。但我依旧会特别敏感于逻辑,有时太过执着所以忽略了对方的感受,直到对方大发雷霆我可能才恍然大悟:原来人家要的不是理性分析,而是情感关怀!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对情感反应是比较迟钝的,无论是接收还是给予,这部分是未来着重成长的方向。不过我也知道,无论怎么增强,我的情感恐怕都无法超越我的逻辑,如果情感是后天的,那么逻辑就是天生的,后天总是难以和天生抗衡。这个不存在对错,也不存在遗憾,这样的情感逻辑比例塑造了个人特点:外在表现是温和,冷静,沉着,稳重,内敛,但也会显得不够热情,有些淡漠。内在表现是激进,激情,狂野,不安分,冒险。外在表现是人们对我的第一印象,内在表现则通常需要深入之后才能看得出来。
所以我的咨询风格偏向于理性分析,对于强调情感交流的萨提亚就不是我的菜,但我偶尔也会用一下萨提亚的招式,有些招式还是蛮简单实用的。注意,我不是说萨提亚不好,而是说我不适合那个风格。相反,情感充沛的咨询师可以走萨提亚的情感路线。
以上分析的是我个人的无意识部分。
这个无意识的部分在个案身上也可窥一斑。
有人一开始就会强调“我是个很理性的人”,这个时候,他的潜意识说的是“我的情感部分很弱”。当你对这个潜意识有所意识的时候,那么你就会知道,对方最先需要处理的问题是疏通情绪,即便对方老跟你谈理性逻辑,那你最终的导向也是情绪。当情绪存在严重堵塞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对方强烈的疏通需求,这种情绪越是压抑,需求越是强烈。这个时候需要用理性来引导情感,不用刻意去增强逻辑,因为对方的逻辑是没有问题的。
有人一开始强调自己“是个情绪化的人”,这个潜台词就是“我的逻辑部分是弱的”。那对方要增强的就是逻辑部分,不过在增强逻辑之前还是要先宣泄情绪,但是这个宣泄通常不需要咨询师费劲,因为对方会主动做出这个行为,当对方宣泄完毕,咨询师只要稍微点拨一下,逻辑理性就会呈现。
逻辑是一个圈,情感是洪流,洪流规规矩矩地在圈里流动是安全的,但是时不时冲出圈圈,放纵一下也可以。
理性和情感并不总是对立的,理性并不总是压抑情感,只要你运用得当,理性就可以很好地服务于情感,情感也可以很好地服务于理性,理性和情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两者之间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
我们总以为意识层面那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往往忽略或者无视潜意识层面的自己,可讽刺的是,潜意识层面的那个自己才是决定和主导人生的主体,也就是幕后玩家。我们很多莫名其妙,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和无法理解和解释的言行举止就是潜意识操纵的。
如果你的无意识部分是情感的,那么在关键时刻你可能会受情感的支配;如果你的无意识部分是逻辑的,那么关键时刻你可能会受逻辑的支配。无论是情感还是逻辑,只要它们存在不通,堵塞,那么你做出的判断和行为就会极大可能会出现重大失误。
有时,当我和个案作解释和分析的时候,对方会不耐烦地打断我说:“你说的我都知道!但我就是没办法!”这个时候,我会说:“我知道你知道,但是你又不知道。我知道你的显意识知道,但是你的潜意识不知道,我要对话的是你的潜意识,而不是你的显意识。”
将潜意识意识化,那么潜意识和显意识的对抗就会结束,人就不会那么纠结拧巴。我们总是会因为别人无法理解自己而苦恼。我们的潜意识也会因为显意识无法理解而苦恼,所以才会跟显意识对着干,所以人才会有矛盾冲突,而矛盾冲突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源头。
了解潜意识,了解自己,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朋友,爱人和工作,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选择,从而过上平和幸福的人生。
PS,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们,如果你的无意识部分是逻辑的,那么我的逻辑刚好补偿了你。如果你的无意识部分是情感的,那说明我的逻辑共情了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