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起:不追韩剧,不看言情小说,不八卦明星,拒绝各种网文推送,这样的我,究竟爱干点什么?
随便翻翻,不带任务,读一些平时不太屑于打开的书,看看又有何感受。
读三毛
到了中年才读三毛,在许多人看来会不会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但我,却感觉却十分良好。
今天阅读的几篇文章均来自《雨季不再来》。写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与平凡人物。似乎你我也都曾有历经过,但读着读着,便忍不住想要落泪。
并非故事情节有多感人,并非三毛的文字有多哀伤。反之,她的词汇其实无比朴实无华,她的笔触间也尽量带着着揶揄与开怀的口吻,这应该也是她骨子里的那份天然的乐观所致。
她打动我的地方是:每一件小事中所暗藏着的人性,或丑陋、或善良,都被她体会得真真切切。那些因为当事人的无知所带来的伤害与疼痛,在她的心里都有留下印记。那些温暖动人的瞬间所流传至今的美好也依然沉潜在记忆。
透过三毛的文字,透过她讲述的这些故事。我在她的情感体验中产生着共鸣,因为她的那些事其实也是我们很多人都经历的事。
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我还从这些故事里的人、事中汲取着一些道理亦或是哲思。比如:我有没有如文中的某某某一样,无意中伤害了一个叫“二毛”的孩子?
人类最大的无知就在于:人不知道自己无知。所以,才要借由阅读,去获得更多的经历,以免重蹈那些覆辙。
我还喜欢她形象而又细腻地表达内心的那种笔触,也会使用比喻或者其他修辞手法,但更多的还是平铺直叙。但却情真意切。
很多自己觉得无法言传的感受在三毛的文字里都能找到得体的描述。我在思考,练就这样的能耐是刻意的训练还是天生的敏感?
是不是孤独寂寞的心灵就能比别人体察得更多、更深以及别人体察不出的东西来?
读林清玄
都说林清玄的文字禅意十足,轻盈清透,于午后捧读更是无限惬意。也因此,我常总觉得这样的文本无非是给尘封的心灵开一扇窗,引来些许阳光罢了。
而所谓生活的哲理与意义原本就一直摆在那里。为什么生活中的人并不自知,却要在他人的文字里找寻。
当我拿起《生命的化妆》这本书时,文艺清新的封面装帧其实已经让我猜到里面的内容大概会是些什么。但仍打着今天就来读读“闲书”的心态开始了品读。
文章名称都很不错,诗意、禅意真的很足,其实文字内容本身倒还质朴。偶尔也有诗句般的文字,让人忍不住脱口而出念出声来。
他把哲理都穿插在了一个个故事的叙述里,在叙事与抒情间自如转换,这才是我最佩服的。当然,读林的文字需要动脑子,有时候还得停下来想一想,他说的这个理对在哪里,再联系到个人实际才会觉得更有说服力。然后,就真切地将之记在了心里。
综合的感觉是,林在教我们看淡生活。人生无非生死,其他都是小事,实在不必嗔痴贪念,欲望过多,恼人恼心,忧虑重重。
人生苦短,轻松地过活,才是应有的态度。合上书,一切似乎都可以放下,释然了,也释怀了。
读公号热文
一向鄙视所谓的职场、情感干货,视之为赤裸裸的“鸡汤”文。如何辗转家庭、公司,如何混迹社会、江湖,如何处理小三、婆媳,如何找回闺蜜、自己……诸如此类而已。
标题往往博人眼球,内容也简洁洒脱,气势汹汹。似乎一文就可以使人从柔弱女子变成巾帼英雄,傻白甜转身花千骨。
拿起《你就是自己的过来人》一书还真是被封面上的一段文字说服:愿你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愿你炼出钻石心,依然芙蓉面。愿你心中有花,手里有剑。有慈悲心肠,有金刚手段。愿你从此,是人生的定海神针,也是自己的钢铁之军。
号召与感染兼具,怎不让人读得心潮澎湃,情怀触动。有如注入了能量剂,整个人有一种瞬间满血复活,死灰复燃的神勇。
一页页翻开来,从未婚交友到成家工作,从兼职家庭主妇到职场重要领袖,从带娃读书到夫妻交流……内容真的很丰富,完全不同于我以往所翻阅的纯育儿、教学类书籍,一个主题,一个领悟。
每个故事都很生动,作者的表达也算字字珠玑,一针见血,写实深刻。我也才知道原来作者已是网络红人,该书正是整理于她的个人公号热文。
看来,读书真的也因心境与需求而定。除了解决工作问题,提升个人能力所必需要读的书之外,偶尔地看看这些闲书,其实也是打开了我的心门,装进了另一个的不一样的辽阔世界。
生活有多个方面,自身经历的单薄总容易限制我的思考,借助于他人的言说,促进感受,解我烦忧。
鸡汤,偶尔喝点也无妨(个人之见,绝对有失偏颇,不做交流之用,纯属记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