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灰姑娘》人人熟悉,老少皆宜。童话有它自己的特点:唯美、梦幻、跨越国界,陪伴我们成长,最重要的是,总有个幸福的结局。然而越是经久不衰的东西,越是跟我们的潜意识有所勾连。
《灰姑娘》讲的是一个叫瑞拉的漂亮小姑娘,温柔多情,又有些柔弱、胆怯,在妈妈死后,父亲娶了继母,继母带着两个女儿来到这个家。后来有次父亲外出,允诺给他的女儿们带礼物,瑞拉只要求第一根碰到他肩头的树枝。后来父亲意外去世,瑞拉伤心不已,继母则开启虐待瑞拉模式,把她当一个仆人对待。因为每天过分辛劳,没时间打扮自己,她的衣服看着都脏兮兮的,于是大家就喊她“灰姑娘”。在王子举行舞会时,灰姑娘在仙女教母的帮助下,全身焕然一新,顺利参加了王子的舞会。可她却必须在午夜12点之前回来,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只是魔法。后来的后来,王子根据水晶鞋找到了灰姑娘,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单单看这个童话本身,好像也琢磨不出个所以然来。既然它跟潜意识有所勾连,那么到底在哪里呢?说到这个,就必须提及中国本土的心理治疗流派——意象对话,它是由朱建军教授所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从意象的角度来看看《灰姑娘》。
一开始,灰姑娘的整体基调是暗沉的,她身上总是脏兮兮的,有很多灰尘。如果一个人的意象里总是蒙尘,说明这个人的内心是有些抑郁消沉的。表面看灰姑娘对于继母的虐待逆来顺受,实际上灰姑娘也在对继母不断地实施被动攻击。“被动攻击”就是某人让你不爽了,在道德层面上你是无法还击的,因为这个人看起来可怜兮兮的,一点错也没有。它是弱者的绝佳武器。
心理影评 | 我们心中的灰姑娘电影里有这么一个情节:父亲要出远门时,瑞拉单独和父亲在一起,说些什么呢?瑞拉泪眼汪汪地看着父亲,各种依依不舍……好吧,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她不断地提醒父亲不要忘记自己的生母,不要抛下可怜的她一个人在这个家里。恰巧继母都听到了……我们可以脑补下继母的内心独白:“你说我远嫁容易吗?还要将两个女儿抚养长大,你这幅可怜样给谁看,好像我天天虐待你一样!只会在我与你父亲之间挑拨离间,看我以后怎么教育你!”之后,继母不动神色,扬长而去。
朱建军老师曾提过,继母也许象征着在灰姑娘的心里,真实母亲就像继母一样,对自己冷淡无情,而她的姐妹也总是看起来那么无知、愚蠢,好吃懒做。从另一个角度看,我觉得灰姑娘的姐妹也可能象征着她性格中的某个侧面,并且自己是不愿意接纳的。灰姑娘住在阁楼上,唯一的朋友是一群小老鼠,当然电影里看起来是很可爱的。为什么选择老鼠,而不是其他动物?现实中的老鼠给人的感觉是阴暗、自卑的,因为灰姑娘本身就有抑郁的状态,整天灰头土脸、死气沉沉,又因得不到母亲的爱而自卑,肯定是老鼠更为合适。后来影片中还出现了小蜥蜴、鹅,都可以象征灰姑娘内心的动物子人格。
一切的改变都源于父亲带给她的那根树枝,树枝象征着力量、稳定、成长,灰姑娘得到树枝,意味着一个萎靡不振的人被重新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好比用魔法把她变成明媚动人、艳惊四座的公主。然而树枝的滋养是暂时的,因为那份力量还没有真正种在她心中,她依然要回到自卑的状态里。所以在魔法消失时,公主又重新变成灰姑娘了。学过心理咨询的人都知道,很多心理问题之所以变成顽疾,就因为来访者死活不接纳自己——我不应该这么消沉,我应该快乐,于是更不快乐了;我不应该攻击别人,应该友善待人,于是就开始狂虐自己。抑郁其实是将对他人的攻击转向自身,不断压抑愤怒,就是传说中那些“天天揍自己”的人,你试试每天打自己一巴掌,不变成郁郁寡欢才怪。
心理影评 | 我们心中的灰姑娘我们无法接纳自己,也许是因为在过去不够光灿的生命里,有一个对我们很重要的人指责我们一无是处,而那时的我们确实没有太多心理能量去面对那份贬低,于是只好作践自己。没有一份稳定可靠的关系去依托我们的人格,人格的大厦自然岌岌可危。即便过去的自己曾被这个世界粗暴对待,但如果当下有一份新的关系得以建立,我们也能同样明媚起来。王子的出现是又一次转折,水晶鞋象征着两人纯洁的爱情,“我爱你,不管你是何身份,我都深深地爱着你”——这就是新的滋养生命的关系。这就是无条件的接纳:我爱你本来的面目,无需伪装,无需刻意。感受到被接纳的瑞拉充满勇气,也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对,我不是什么公主,我是灰姑娘”。那一刻,她成了真正的公主。
水晶鞋是纯洁的,也是易碎的。除了爱情,瑞拉还需要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力量,生命中的许多功课在等待着瑞拉去践行。相信在她内心种下的那颗种子,会带她一路欢歌。对待我们心中的灰姑娘,只有接纳了自卑,才谈得上超越。总有一天,灰姑娘也会“头置簪花,一面微笑一面盛开,明艳自己也美丽了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