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王安石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上不分伯仲,是宋朝时期两颗耀眼的明星。两人除了政见不同外,文学上也经常较量,为后世留下许多趣闻轶事。
初入官场时,苏轼仗着自己才华横溢,有点骄傲自大。王安石比苏轼大一点,此时已是位居宰相,对于苏轼的轻狂,王安石决定锉锉这个后生的锐气,于是就给苏轼出了三个极难的上联,结果苏轼一个也没有对出。其中一个甚至流传近千年,到今天也无人能对。
王安石相比之下更忧心百姓疾苦和江山社稷,他在历经了十余年的基层调研之后提出了变革的举措,在这一点上他是个创新意识很强烈的变革家,虽然他成功的说服了当时的神宗皇帝,却不能够左右朝中所有臣子的想法,这其中就包括苏东坡。
虽然在官职上王安石这个宰相更具有优势,但是大宋是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所有文官都颇有话语权,更何况是苏东坡这种在朝臣中很受众人推崇的大才子,所以他所在的保守派阵营也是很受帝王重视的。两人在朝堂上的争斗可以说是相当的激烈,但是这并没有阻拦住两人在私下里的友好往来,毕竟在文学一途上彼此之间还是惺惺相惜的,偶尔拜访切磋一下也是常有的事情。
话说这一年苏东坡来拜访宰相大人,恰逢他当时正在休息,于是就独自在书房中等候,无意中发现王安石写下一半的诗词,内容为: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当时嘲笑对方竟然不知道菊花的习性,怎么可能秋风一吹就飘落满地,这又不是春花?于是不服之下就提笔接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王安石赶来,发现对方这是明显地在讽刺自己,却是一言不发,为给其一个教训就刻意出了个上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此对一出果然难倒了苏东坡,两人算是你来我往各自退了一步。待到来年重阳时节,苏东坡在黄州见到大风过后,后园的菊花飘落满地,这才知道自己错怪友人了,这南方的菊花和北地不同,的确会在风吹过后落满地,至此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缺少见识,这一轮是他输给来了王安石。后来苏轼回京,还是没对出当年王安石给他留的一个下联,而那个下联至今也没有人对出来。据说后来明朝有一个人游九溪蛮洞的时候,突然半路上忽然想出了下联,那联是: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不过我并不看好这个下联,为什么呢?
平仄没对准。这个“中洞” 不是一个地方专有名词,而‘半塘’ 是真地名。其次,这个“中洞五溪中”有问题。上联的“七里”的一半刚好是三里半。而下联的“九溪”的一半却在第五条溪那里,而不是四溪半,这就对不上了,尽管第五条溪在中间。但是下联不是以里数来计算,而是以“溪数”来计算的。
再者说上联说“行到”,下联说“经过”,是合掌了。整条下联就是山寨跟风之作。所以我认为它没对好,其他的对联都是平仄没对好。
据说王安石的上联一直无人能够对出来,期间有个明朝文人在游览九溪蛮洞时,勉强对出一副下联,这就是: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由此看来,王安石留下的不愧是个千古绝对,不知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那么,你对得出下联来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