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事》票房累计已经突破17亿,这个制作成本不足6000万的电影能够在暑期档取得这个成绩,的确令人不容小觑,猫眼和淘票票的评分更是高达9.6分,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豆瓣评分仅有7.3分,什么原因导致了群众口碑的一致好评和票房的大卖,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豆瓣评分的一路下滑?带着这个疑问我打开了这部电影。
《人生大事》讲述的是一个从事殡葬服务的青年莫三妹(朱一龙饰),在遇到了一个孤儿武小文(杨恩又饰)之后,发生的遇到的一系列的事件,最终莫三妹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态度发生了转变的故事。
国人对死亡这个话题总是讳莫如深。首先对死就有无数隐晦的说法:对老者、长辈一般称谓辞世、仙逝、登仙驾鹤西游,对年轻的人的意外死亡则是身故、亡故等说法。
电影《人生大事》中莫三妹从事的是殡葬行业,从他爷爷开始他们一家就是靠死人吃饭的。三妹的父亲希望三妹能够子承父业,将他们的事业发展下去,而三妹明显对这一行并不感兴趣,他浑浑噩噩活到三十多岁一事无成,还因为打架入狱两个月。
莫三妹原打算把父亲的房本骗到手之后就把房本交给女友开一家母婴用品商店,不曾想等他兴冲冲地找到女友熙熙,才发现女友已经怀孕了,而男人是另外一个有钱人。
失恋的三妹回到家以后却发现白天送走的那个老人的外孙女武小文找到了他们的殡葬店,死活非要三妹把她外婆交出来。
小文自小没有爸爸妈妈,跟着外婆长大,小文的舅舅惧内,不敢带走小文,只能委托三妹他们临时照顾小文。
小文的到来把三妹的生活搅得鸡飞狗跳,她先是把一个女孩的骨灰盒用彩笔涂的乱七八糟,后来又为了找寻外婆闯入别人的葬礼大闹殡仪馆,她还给三妹接了一个为活人举办国丧的高规格葬礼,在葬礼上引发了巨大的风波,莫三妹的父亲更是对儿子的胡闹大为震惊,他甚至要砸掉这个殡葬店。
小文的舅舅放弃了小文的抚养权,三妹和他的助理王建仁、银白雪收养了这个孩子。
三妹的前女友熙熙的老公车祸身亡了,为了给逝者以最后的体面,三妹和父亲为死者做了最后的仪容整理,为了拼凑起来这具残破的身体,三妹的父亲体力不支住院了,在医院里三妹的父亲告诉了三妹他二哥死亡的真相,为了打捞一具尸体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小文在幼儿园的节目表演的是殡葬的情景,这让幼儿园的老师及前来观看节目的家长极为不适,而小文的一句话,“我的爸爸是种星星的人。”也戳中了不少人的泪点。
就在大家觉得这样一家四口的生活趋于平稳和幸福的时候,小文的生母找到了三妹,要求带走小文。被小文的生母打动的三妹送走了小文。
得知三妹送走了小文,王建仁大骂三妹自私,殊不知三妹的父亲却恰好在这个时候与世长辞。
三妹的父亲给三妹留下了一封遗书,他给儿子出了一个题目,要求举办一个既省钱,又体面的不一样的葬礼。
三妹没有将父亲葬在母亲身边,而是将父亲的骨灰扬到了天上,伴随着绚烂的礼花落幕,三妹给父亲的葬礼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故事的结局是小文自己跑了回来,而小文的母亲也跟随着小文留在了殡葬店工作。
虽然我一向不喜欢在影评中做太多的剧透,可是这部电影却丝毫不能让我有一种为它的情节进行隐藏起来的欲望。这部电影中主演朱一龙的表演极为投入,小演员杨恩又的表现也非常不俗,但是总的来说,整部电影的叙事构架却极为零散,情节的推进纯靠故事的堆砌,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里面小文和三妹父亲的台词,很明显已经脱离了现实:一个不到六岁的孩子思维缜密,言语逻辑极强,缺少令人信服的真实性,而三妹的父亲躺在病床上的那一段话:“人生就像一本书,哪一个都要翻到最后一页,有的人画的是句号,有的人画的是省略号……”“干我们这一行的就要有一颗圣人的心……”怎么看都不像父子之间的推心置腹的对话,而是一种超脱了现实的剧本化的文学语言。
故事讲诉的是人生除死无大事,但是就是对这个主题交代的也并不准确,三妹对殡葬事业的认知如何发生转变的也是含混不清,那句“我的爸爸是种星星的人。”虽然很有艺术效果,可是仔细思考一下,这是一个孩子能够自我领悟的吗?
关于死亡这个话题,《人生大事》做了一次勇敢的尝试,但是和同样题材的日本著名影片《入殓师》相比,它缺乏对死亡的深度思考,缺乏对死者发自内心的尊重,注定难以成为同样题材的经典之作,只能沦为收割票房的工具。
死亡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课题,也是人生之中最后的一个课题,职业也无高低贵贱之别,如何能够挖掘人生大事最深的内核,还是编剧需要进一步进行思考的地方。
愿国产的电影能够进一步成长,成熟起来。
《人生大事》宣传剧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