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说”到“会写”
山东省 诸城市 实验小学 四年级五班
张雅琳及家长
我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我活泼开朗。在老师和父母的指导下,我爱好读书,唱歌跳舞,我善于说话,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各种演讲活动,不管什么场合,不管什么主题,我都能滔滔不绝。
可是,我虽然“说”的好,但动笔“写”就不行了!我害怕写作文,不想斟词酌句的写,本来一肚子的话,一动笔就没东西写了,写一篇作文好难啊!
针对我这种情况,妈妈对我说,每个孩子都一样,是天生的演说家。但上学了,年级越来越高,识字越来越多,要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作文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传达思想的手段
后来诸城市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童喜喜老师,来作了题为“童喜喜说写课程”全国百万公益活动的讲座,邀请教师和学生家长参加了活动,童喜喜老师提出了,“读写之间说为桥”的理念,童喜喜老师的理论很符合我。“能说但不会写”的实际情况, 我受到很大启发,童喜喜老师说,写作并不难,只要懂得说和写之间的要领,只要家长和老师愿意陪着我大胆的说,无拘无束再说就会打开孩子笔下滔滔不绝的闸门。
童喜喜老师还告诉我们,学会写作并不只是在学校的事,家里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境,因为家庭是一个最安全,最自在的场所,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的思路,通过不同的故事,传递不同的情境,使孩子置身其中,产生想象,还原孩子与生俱来的表达天性,把孩子从说话到写话之间的障碍排除掉,童喜喜老师“说写作文”的演讲,犹如久旱逢甘露,给我指明了方向。
2017年的寒假,我有幸参加了语文老师推荐的21天童喜喜说写课程儿童班。在这21天里,我不仅免费享受了21位,不同身份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的导师的说写课程,而且学到了许多写作小技巧,如何构思作文,如何使用好词佳句……
我们心中有数了,马上就行动了起来,妈妈常常定好主题,进行适当辅导后,让我画出思维导图来,这样不但可以清晰自己的思路,还可以更快速的完成作文的说写。这一方法果然奏效,抛开了我对“写作文”的恐惧,怎么说的就怎么写,然后对词句稍加润色,使文章有逻辑有文采,就是一篇好作文。
妈妈时时发现生活中的特殊情景,引导我叙述过程,表达感受,写成作文。记得有一天我们家的洗衣机坏了,妈妈抱了一大堆衣服出来,准备用手洗,让我帮着一起洗衣服。
我硬着头皮走到她面前,妈妈说:“我们只能自己洗了。”我低着头对妈妈说:“可是我不会洗衣服呀!”妈妈说:“我教你呗!”于是,我们开始洗衣服了。
洗完衣服妈妈问我:“这次你帮我洗衣服,一定很有心得吧!”我说:“是啊,感受很深。”妈妈说:“你把过程和心得说给我听听。”我就绘声绘色的对妈妈演说了一遍。我说的很好,妈妈表扬了我。
妈妈说,你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一定会是一篇很好的作文。我听了妈妈的鼓励,就一口气写出了下面的文章。
我把衣服泡在水里,先搓了一遍,衣服干净了很多,这时妈妈和我说:“你要在衣服不干净的地方涂上一点洗衣液,才能洗得干净。”我按妈妈说的撒了一些洗衣液放在水里搓,这时,出现了好多五光十色的泡泡,微风一吹,在阳光中显得像五颜六色的珍珠,我有意抓起这些泡泡往空中一扬,肥皂泡在空中飘呀飘,飘到了很远的地方,碰着树枝就爆了。
我洗了一会儿,觉得腰很痛,手很酸,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洗了。”妈妈说:“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要做了一点就放弃,要有始有终,我相信你可以的。”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坚持了下来,终于,忙活了一个小时,把衣服洗完了,看着它们干净整洁的样子,我心里美滋滋的。
每天的说写让我有了很大的进步,充满了自信,越写越感兴趣,就连平时不爱写作的姐姐,也加入了我们说写的队伍,说写成了我们全家人最快乐的事。
妈妈感言
看着孩子从开始的排斥到渐渐的被动,再到后来主动大胆说, 滔滔不绝地说,有主题的说,最后写成作文,长期训练,孩子能说,会说到能写,善写,在说和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语文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由衷的替她高兴。就这样一路走来,坚持了下来。我们一共写了150多篇作文,渐渐的地,孩子爱上文字,爱上说写,爱上童喜喜的说写课程。
儿童文学作家 | 教育专家 | 资深公益人 | 童喜喜著
童喜喜《读写之间说为桥》
与童喜喜另一著作《十八年新生》双双荣获
《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最受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副主席张明舟 独家推荐:“童喜喜和她的伙伴们对教育、对教师、对儿童的深切关爱和超人般的努力和实践,使我阅读期间数次哽咽甚至落泪……”
京东网、当当网有售
童喜喜:作家 | 教育专家 | 资深公益人
中国十大作家奥运火炬手
冰心文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得主
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开创“童喜喜说写课“模式
1999年起资助失学女童
2003年捐稿费成立“童喜喜春蕾班”
漫游教育18年
率队举办公益活动6000余场
个人讲座900余场
只身走遍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
喜阅同心 我到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