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源于我们的看法,看法变了,情绪也自然不同。
当看到孩子写作业写得特别晚,12点了都没写完,很多家长就开始生气了。
1,“怎么每天写作业效率都这么低,写得这么晚都写不完?”这是什么情绪?生气对吧,带着这种情绪去指责孩子,结果可能是孩子越写越有压力,越写越慢不说,可能也开始烦躁,甚至跟你顶起嘴来了。
2,“孩子这么用心去完成作业,这么晚了还在努力!”如果是这种看法,我们的情绪会不会变得平和许多,而在这种情绪下面,我们跟孩子的沟通是不是会更加有效呢?
情绪的钥匙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还是他人的手里呢?只有当我们能够看到事情不单单只有反面,我们还能看到这件事正面价值时,我们才能够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情绪也是一种移动的能量。能量没有好坏之分,情绪也无好坏之分。情绪未被接纳的时候,情绪难以化解。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他只有分为舒适的和不舒适的,或者说是建设性的和破坏性的情绪。
不舒适情绪,代表这些情绪让我们感受到不舒服,破坏性情绪只代表这些情绪具有破坏性的效果。但这不意味着这些情绪就是不好的。比如生气、害怕;
每一份情绪都应该被接纳,每一份情绪都不应该贴上负面的标签。
当我们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比如极度愤怒的时候,说出来很多平时不会说出的一些伤人的话,“我怎么生了你这样一个儿子?”,结果等自己平复下来以后,又陷入了后悔之中,唉,当时我不应该这么说的。
人们只有在情绪平和的时候,才能够更好的把事情处理好。只有情绪平和时,我们才更容易去关注怎样子做才是有效的,聚焦在事情的解决上面,而非情绪的发泄。
情绪是可累积的,一些人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爆发得异常厉害。因为以前积压了太多太多的这些不舒适的情绪,这个导火索代表的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处理情绪的关键,在于疏而非堵。
那当我们产生了不舒适情绪的时候,我们怎么疏导它呢?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表达情绪,积极暂停。
当孩子让你感到不舒服时,你可以表达。我现在可能因为你刚才说的一些话,有些不舒服,我想稍稍停一下,我们晚上再交流可以吗。告诉孩子:妈妈要平和一下自己的情绪,但是妈妈很爱你哦!
家长开始去学习情绪的过程中,都学会了积极暂停,但是。孩子,很多时候他没有那么快能够感知到,你是想积极的去暂停这个事情:他会感觉到,妈妈真的不理我了,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让孩子产生了很多的一些担心与不安全感和一些恐惧,所以,当我们真的有情绪的时候,我们需要处理自己的情绪的时候,请记得:
给孩子一份安全感,告诉孩子妈妈要处理情绪,但妈妈是爱你的。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要学会的是如何更好的表达情绪而不是不自知地带着情绪去表达。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处理好情绪,也能言传身教地帮助我们的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