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4(静心而论1759):
《陪孩子遇见美好的自己》——第14天打卡:
当我们用外化“问题”之后,用孩子擅长的方法去给他探讨和交流,这样对孩子比较有帮助。
譬如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孩子的问题起个名字叫做“小讨厌”,那么这时候就是把孩子与“小讨厌”分开来对待,让孩子认识到是“小讨厌”找上他来时,才会有的这些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本身就有的,况且“小讨厌”只是一时的找上了他,“小讨厌”也有离开不在的时候,那么在“小讨厌”不在他身边的时候,他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这时候孩子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和孩子去探讨去分辨,是不是“小讨厌”来到他身边时,他就控制不住自己,才会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这时侯孩子就会认为这不是他本人的原因,是因为“小讨厌”捣的鬼,我们要探讨用什么方法把“小讨厌”赶走,这样孩子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所以说用叙事的语言来说,把问题外化,是孩子很容易接受,更容易改变;相信他,他是他自己,而不是“小讨厌”,让他有一种自我认同感,认为他的问题是“小讨厌”出现时刻才有的,他不想让“小讨厌”来到他身边,我们就要和孩子一起来,赶走“小讨厌”,让孩子能够在放松安全的氛围中间,接纳自己,看到被周围人接纳,他就会敞开心扉的,讲述自己的新的支线故事;当他相信自己不会再被“小讨厌”所控制时,他就有更知道的力量感和希望感,就会对自己的生命故事充满期待,因此他会成为他自己解决问题的专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