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心理辅导课的“学科化”倾向? 教育部1999年8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文规定:“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由此可见,我们判断一个学校是不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并非看其开设不开设课程,而是看其有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心理知识的理论课或者 常识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和预防。作为推动学生智力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有一个通盘的设计和考虑,并用一种稳定的课程载体使之常态化。要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专题教育可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2、新课改中心理辅导课被列为选修课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就是随着第二轮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该如何保证发展性心理辅导课在课改计划中的应有地位? (1)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心理教师的积极争取,是影响心理辅导课课程地位的两个决定性因素。(2)以选修课形式出现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往往具有异质性、专题性、兴趣性和流动性的特点。(3)要真正落实发展性、预防性的班级心理辅导课,还必须在选课之外开辟稳定的活动课基地,活动课程板块中的班会课就是突破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