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我看了一部纪录片《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是抗战日期,清华、北大和南开大学南迁至昆明建立的临时大学,当时三位学校的校长分别是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西南联大只存续了8年时间,待到抗战结束后便各自复校。
提起西南联大,就不得不提到一连串响亮的名字,闻一多、陈寅恪、钱穆、吴宓、朱自清、费孝通、叶公超、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陈省身、许渊冲、任继愈、冯钟豫、朱光亚、梅祖彦、熊秉明……
西南联合大学培养的学生中,有两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近200位两院院士。如果说中国正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但是在80年前的时候,我们已经做到过了。
其实我对这段历史也比较熟悉。在清华求学期间,正值筹备百年校庆,作为百年校庆英文讲解队成员,学校专门安排清华校史专家给我们培训。而这部纪录片更立体、丰富地重温了历史,更关键的是,勾起了我在清华求学的回忆。
西南联大反应的是时代背景下年轻人选择的故事。在外敌入侵、内忧外患的中国,当国家处于危难之中的时候,年轻人应该做出什么选择?时间已经给出了答案。1938年至1944年,日本飞机先后281次袭击云南。西南联大的学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仍然矢志不渝,专心致学,产出颇丰。
费孝通构建社会学版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并写作《禄村农田》;王力出版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中国现代语法》;罗庸写出了《鸭池十讲》;吴宓以课堂讲义为基础,用英文写作《世界文学史大纲》;郑天挺开始留意西南边疆问题并撰写《发羌之地望与对音》;汤用彤《中国佛教史》、《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气象学教授赵九章《大气之涡旋运动》,冯景兰《川康滇铜矿纪要》,周培源《湍流轮》等大批奠基性论著,都完成于战时昆明……
更让我感叹的是,《知识论》是金岳霖一生耗费精力和时间最多的专著,却在一次轰炸发生的时候不慎将稿子遗失。数年的心血,70万字的手稿,就这样消失在那个喧嚣的黄昏。而轰炸结束后,他随即恢复写作,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重新撰写在轰炸中丢失的《知识论》。
看完这些,我就感觉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太优渥了,以至于我们开始变得挑三拣四了。原著看不进,一定要听解读;长文不想看,只想找转述。相比前辈人在战乱条件下吃的苦,我们现在在学习上吃的苦真是太少。
而且那个时候还有生命危险,国内形势的动荡,经济条件的艰苦,这些我们都不需要经历。所以相比之下,我认为即使现在我们的学习,吃再多的苦,下再大的功夫,根本就不为过。
最让我动容的是,纪录片里采访杨振宁教授的时候,他说了一句,我们当时的同学,现在还在的,就是许渊冲。也许我们现在都很年轻,我们拿起手机就可以给同学打电话发消息,而当时间不断流逝,等我们都老去的时候,会发现那些音容笑貌,一个个离去,又会是什么样的感慨。
国家受难的时候,年轻人要怎么选择?
我们今天看到当年西南联大的校友,其实是那个时代里最优秀的一批年轻人。他们看到了国家的处境,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中,甚至有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看到这些,我在想,等我们老的时候,怎么看待现在的时光?怎么看待自己年轻时候的选择?我们的成长与国家社会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关系?
对比之下,我觉得我们晚辈们,与前辈相比,可能还是少了一些精神力量,多了一些赚钱驱动,少了一些知识涵养,多了一些生存焦虑,少了一些雄心壮志,多了一些没有办法。
也许会有人说,时代不一样,选择会不同。但是我相信,如果你要走在最前沿,精神的力量必不可少,而这是穿越时代并且相通的。
推荐大家有时间认真看一下这部纪录片《西南联大》,相信你会得到启发的。
链接:http://tv.cctv.com/2018/11/08/VIDAZP4LpG3s24GmrMQHhVOP181108.s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