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游赏,寄情山水
宋人热爱山水,亲近自然,一年四季,顺时游赏。春日万花烂漫,粉墙细柳,他们随风而动,踏春宴饮,炎夏则去往风亭水榭,吃着浮瓜沉李,赏新荷嫩绿。
《妆靓仕女图》宋人极爱花,赏不够,还要插花,不仅插在花瓶,头上还得簪花,且不分男女,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说:“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
皇帝会给宠爱的大臣亲自戴花,宋徽宗每次出游都“御裹小帽,簪花乘马,前後从驾臣寮、百司仪卫,悉赐花”,前前后后的从驾臣僚侍卫也一律戴花。
宋人如此惜花爱花,对山水万物天然有好感,他们将自身融入自然,与天地共呼吸。
街巷阡陌,百艺盛兴
宋人的生活,不单只有文雅,还有很多接地气的活动。喜欢运动的小伙子们,去蹴鞠,踢得好的还可以做官,譬如《水浒传》里的大反派高俅,当时还出现了类似足球俱乐部的蹴鞠组织,其中最著名的是“齐云社”,民间又称之为“圆社”。
如今日本的相扑运动,在大宋朝就有了,这项运动,所有人都喜欢看,朝廷会办,民间也有,皇帝都曾跑去瓦肆看相扑,最受欢迎的是正式比赛前的女子相扑,和如今的啦啦队差不多,穿着清凉,主要是热场,吸引人来看。宋仁宗因为对此过分喜爱,还被司马光上书《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劝谏。
《宋太祖蹴鞠图》没有宵禁的宋朝,催生出热闹的夜市生活,《东京梦华录》里的“州桥夜市”一节,让我们看到了汴京夜晚的繁华,吃的花样繁多:“当街水饭、敖肉、干脯。王楼前獾儿、野狐、肉脯、鸡。”“饭后饮食上市,如酥蜜食、枣糕、澄沙团子、香糖果子、蜜煎雕花之类。”玩的更让人眼花缭乱:“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宋人吃的都是随四时而变,“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
《清明上河图》局部逗猫八卦,热气腾腾
宋人还喜欢养宠物猫,早早成为了猫奴。他们最爱养黄白相间的狮子猫,还有专门的猫粮店,卖小鱼干,宋朝迎猫规格很高,若要了邻居家的猫,得给猫主人盐,还要给猫准备小鱼干。
很多文人都是猫奴,梅尧臣家那只叫五白的猫咪死了,他非常伤心,不仅写诗悼念,还举办了水葬,祭与饭与鱼。“自有五白猫,鼠不侵我书。今朝五白死,祭与饭与鱼。”
黄庭坚要了一只猫: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陆游深谙撸猫的乐趣: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陆游甚至心疼自家猫吃不好睡不好: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恭王府寿字纹圈椅赏析!
周文矩《仕女图》宋人不仅爱养猫,也爱八卦,当时汴京有两份报纸,一份官府的“朝报”,属正史,一份私人的“小报”,属野史,写一些宫廷秘史和名人八卦,经常是“小报”看得多。
享受生命,悠然自得
宋人真的很热爱生活,他们懂得劳逸结合,一年有五个“黄金周”,工作累了,就到自然中休憩下。宋人审美眼光独到,摒弃花花绿绿的唐三彩,烧制出素朴典雅的宋汝窑,宋人绘画多用墨,变化多在浓淡间。
宋人从来不委屈自己,古人讲究席地而坐,分案而食,唐朝时虽有椅子,但用的少,到了宋朝,椅子凳子才流行开来。宋朝还有外卖,点了餐就有人送来,南宋笔记《三径野录》如记载:“吴中妇女骄情,皆不肯入庖厨,饥则隔窗索唤,市食盈笛,至不下楼。”甚至不用下楼,够省事的。
宋人深谙慢生活的精髓,《槐荫消夏图》里,一位文人,半敞衣襟,双脚架高,躺在藤编的凉床上,闭眼倾听,小憩,悠然自得。
《槐荫消夏图》终日忙碌的我们,也该学学宋人的生活态度,偶尔慵懒,十分热情,品一杯茶,饮一盏酒,读一卷诗书,挂一幅画,素手抚琴一曲,焚香轻嗅,或走进市井巷陌,大快朵颐,或删繁就简,舍去不必要的欲望,认真的活在当下的每一天,如此,也不枉此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