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要回老家参加同学的婚礼,准备带老婆孩子一起回去,在回去呆多久的问题上,我做了一点思考。
方案一:呆一星期,在家让孩子和老人多相处一段时间。
方案二:只呆两三天,过完周末就回来,让孩子和老人短暂相处。
最终,我选择方案二。
先交代下背景:孩子刚上幼儿园,老家和我工作生活的城市距离300公里,开车3个小时多一点。我和老婆的父母都在同一个小县城,身体还算不错,也都有自己的事情做。
这两个方案的矛盾点在于是让孩子和老人多相处,还是要短暂相处。
曾经我也是一颗玻璃心,觉得老人想孙子,后辈应该陪在老人左右。直到一些状况反复重现,我慢慢改变了我的想法。
一个状况是,每次孩子回去后,老人都是万般宠爱,好不容易养成的好习惯,可能一下就被老人无原则的宠爱摧毁。然后回来之后,孩子都会增添一些坏毛病、臭脾气。
另一个状况是,每次孩子回去后,老人都是喜笑颜开,但是多数时候他们是把挑逗孩子、让孩子表演作为爱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把他当成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与他平等的相处。
后来,我慢慢减少回去的时间,发现孩子一直能够按照比较健康的价值观成长,老人也并没有因为想孙子而影响生活。时常,我们会在家里面的微信群发点孩子的照片,或者直接让孩子和老人视频,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缩小了两地的距离。原来一直都是我自己在玻璃心,大家各过各的也是挺好的状态。
我认为当老人身体还算不错,年纪还未到老的不能自理的阶段之前,大家各过各的,保持联系,保持距离,是一种不错的状态。如果老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工作,那就更好不过了,大家都保持在一种有事做的状态,可以避免很多无病呻吟和道德绑架,这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很适合现在人口不多的小家庭。
当然,如果到了父母年纪更大的阶段,接到身边照顾还是有必要的。毕竟,该尽孝的时候还是要尽孝。
于是,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对未来回老家的策略是:提高回老家的频率,但是减少每次在老家呆的时间,这样,既能让孩子和老人保持血脉之情,又能避免两代人价值观造成的冲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