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旅途岁月如歌散文
下乡插队的知青岁月(18).看电影

下乡插队的知青岁月(18).看电影

作者: 马范桥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7-04 10:00 被阅读6次

    18.看电影

            下乡插队时没有什么业余生活,如果放一场电影,那就是大事了,就像过节一样。记得那时放的反反复复都是一些国产的老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八个样板戏,再就是新闻简报。还有就是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朝鲜的电影,什么多瑙河之波、宁死不屈、鲜花盛开的村庄、等等。当时流传的顺口溜是“朝鲜电影哭哭笑笑,罗马尼亚搂搂抱抱,越南电影飞机大炮,中国电影新闻简报”。那个年代物资匮乏文化饥渴,即使很少的几部电影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那些外国电影里男男女女拥抱亲吻,袒胸裸背也让年轻人内心激动不已,朝鲜电影里那个胖姑娘六百个工分,幽默搞笑印象深刻。

            那时候看电影难,在农村看电影就更难,电影巡回放映队送电影下乡,几个月难得看场电影。每逢放映队到了我们公社开始放映时,消息传来大家就高兴得手舞足蹈,轮到在哪个村放电影,管他十里八乡的,无论是晴天或雨天,那怕是炎热的盛夏或者是严寒的冬天,都是要去看的,跟在放映队的后面跑,看电影的劲头特大,其时放的都是老片子,每部电影的台词我们都背得滚瓜烂熟,但还是要看。因为是各个大队轮流放映,所以有时放映队不能准时到达,大家就要耐着性子等待,有时候电影演着演着就断片了,原来电影胶片是在几个放映点轮流传递的,一个没安排好脱节了就会断片,也要耐心等待。有时候遇到突然停电,马上就会把发电机启动发电,不过电压不稳放出来的影像声音就会怪声怪气的。看露天电影时遇到刮大风天气,只见银幕被风吹的鼓鼓的,一会前凸一会后凹,人物也跟着扭来扭去一会胖一会瘦,大家还是照看不误。看电影如果去晚了就没有了地方,站在后面也看不到,跑到银幕后面看反面电影也一样是看的津津有味。

    高,实在是高!电影《地道战》汉奸汤司令太经典

            记得有一次去公社看电影,那是个冬天,到了放电影的地方却迟迟不开演,天气很冷大家也要等,一直到了后半夜才演完了,至于是什么电影就没有印象了。看完电影往回走的时候,天很黑,路上一拨拨的都是看了电影回家的年轻人,结果我们马范桥的知青和邻村陈范桥的一群年轻农民发生了冲突打了起来,我们人少打不过他们,京官的鼻子被打的鲜血直流。回到村里大家觉得窝囊的很,加上一起去看电影的有一个姓赵的北俎近女知青,她是来我们知青点找袁惠明玩的,她看着我们的窝囊劲就说,还没看见过哪里的知青打架吃过亏的,说的大家很没面子,于是就商量着要去报复。陈范桥就在我们村东头不远,陈范桥领头打架的年轻人有人认得他家住的地方离我们知青小院只有一里路,我们知青点人少还心不齐,性格温和缺少能打的狠角色,硬打上门去肯定会吃亏,有人建议放一把火把他家给烧了,最后没人呼应,也就不了了之了。这次看电影打架虽然马范桥知青并没有吃什么大亏,可眼看着自己人鼻子被打出血也不敢报仇,总是显得窝囊。

            每当我们回家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去电影院看电影,当时的电影院比较少,电影片更少,直到七五年前后才有陆陆续续推出一些新电影,像海霞、春苗、红雨、决裂、创业、等等,可还是一票难求。为了买一张电影票,没有熟人关系只能去售票窗口买票,买票的人基本是不排队的,买票窗口一打开,人们就一拥而上,都是年轻人有的是力气,比的就是谁力气大,谁技巧强?有一次和同学一起去看电影,买票的人群黑压压的一片,要想挤进去比登天还难,就看有人就把人举过头顶,从人群的头顶上爬到售票窗口去买票。

            文革时期,还有一种电影叫内部片,就是一些供部分领导学习、参考和批判的进口电影,听说日本电影:山本五十六、啊海军,那时都是内部片,我们小老百姓绝对看不到。另有一种电影就是“毒草片”,主要是解放以后拍摄的很多电影,其中很多都是优秀的作品,后来拿出来放映供批判使用,这些电影我们也没有机会看到。我们那时候只是听到一些人津津乐道的谈论这些内部片毒草片,却从没有机会看到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雨青0066:下乡的时候基本上没看过电影,唯一的一次是公社放映《侦察兵》让我赶上了。这是文革中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而且还是大明星王心刚主演,所以观众很多,基本上是站在最后一排踮着脚尖看完的。尽管影片有很浓的戏剧色彩,内容也简单粗糙,但在文革那个文化、艺术生活严重匮乏的时期,这部电影还是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欢乐。说起王心刚,他一直是我的偶像,前两天翻看电影《秘密图纸》,又看到了他和田华的卓越表演。王心刚为人低调谦和,与世无争,这让他在文革中没有受到大的冲击。有意思的是,1971年八一厂成立革委会,上级想让他当副主任,当时军代表一查,原来银幕上饰演过党代表、指导员等众多英雄模范形象的王心刚竟然不是共产党员,接下来自然是入党、提干,最后当上了八一厂的副厂长。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他十分低调做人的一个侧面吧!
        马范桥人:其实,下乡的时候看电影只不过是为了凑热闹,生活太单调了,侦察兵是不是以前的渡江侦察记重拍的?我好像也看过,我印象中王心刚的形象主要是永不消逝的电波,那时候也是标准的男人形象啊。下乡后,回家看电影是必须的节目,实际上我看过的电影不多。现在新电影很多,电影院的生意也挺好,只是我已经老了,提不起劲去看电影。
      • 拾麦穗的路人:那些片子,好熟悉的名字。忆起小时候看电影的场景。
        马范桥人:哈哈,一共就那么几部电影,反反复复的放映,所以就很熟悉啦。现在有那么多的电影,看也看不过来,想记住也不容易啦。
      • 疯小鸟:想起了小时候看的那些电影。。。
        马范桥人:天天看的就是那几部电影,总是那么兴趣盎然,剧情对白早就倒背如流了,还是一遍一遍的看,真的不知道烦。
      • 微光_b073:记得我刚到月山铁路时,到博爱县城去看电影,买电影票也是把人举起来,从人群上向过去,为此与城西的回民发生冲突。
        马范桥人:想想过去,那时候想得到一点娱乐都那么难,现在有人送票都不一定看,时代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
      • 精进的医生:我们小的时候也曾看过这样的电影。
        精进的医生:@马范桥人 是啊!我们读大学的时候,学校就是在操场上给我们放露天电影当我,电影倒不记得什么内容了,只记得牵手什么的了。
        马范桥人:那时候看电影就像是过节,露天的电影,老掉牙的片子,照样津津有味,其实看电影只是一个借口,热闹热闹才是期待。

      本文标题:下乡插队的知青岁月(18).看电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ns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