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古镇情怀,流水江南,烟笼人家。
不知道谁说的,当时只觉惊艳,手记于纸笺,今日便是用上了~
周末闲来无事整理相册,因为换了手机,好多之前拍的照片都还没整理过,那里面有蛮多回忆,没换手机前,因内存容量不足,老是被提醒清理内存,有点烦~
我是个很恋旧的人,总觉得很多小物件都有它的意义所在,也因此每周一次的断舍离对于我而言,真的是还蛮难的。
一片悠悠绿荷塘在做整理时发现今天文章配的这组图,这是17年拍的,很是喜欢,也算顺便写写当时的心境吧。
小扣柴扉那天太阳很好,我外出看一个活动场地,沿路风景都很不错,我悠悠的边走边拍,看到了如叶绍翁诗里那般“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的画面。
十足演绎:诗里有画,画里有诗~
楼阁这是一座外看庄严肃穆的楼阁,内里也是大有乾坤,一条很长的桃木桌椅整整齐齐排列在正中央,桌上铺有印染蓝色花纹的桌布,颇有艺术感。
细看就会知道这其实是个很大的会客厅,屋顶两层楼高,屋内无论是屏风还是窗格,都有雕花纹饰,从那些细小的纹格间穿过看屋外的风景,别有一番雅景。
避暑的橘猫继续漫步往前,发现一只正在摩的下避暑的橘猫,看我走近,它很警惕的站了起来,我没动,它看不会对它有威胁,它舒服的伸了个懒腰,继续趴在那里,我拍下这一刻的和谐画面,现在看着这照片感觉还是暖暖的。
云间第一桥这座桥初名为安龙桥,因横跨古浦塘又称跨塘桥,初建于宋代,在明成化年间知府王衡在旧址上重建石桥,是当时松江最大的一座桥。也因此改名"云间第一桥"。
就是现在看到的三孔大桥,500余年来,该桥依然保留古朴典雅的风貌,颇具江南古桥特色。
桥中央远眺站在桥中央远眺,左侧是古色古香江南水乡民居,右侧是现代气息浓厚的别墅林立,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共存,在这里好像并无违和感。
壁画在桥下的墙上画有壁画,诗情画意的不得了,每一幅画都是一首诗,你看你能猜出是哪一首么?
壁画无论从色彩搭配还是人物动作神态,看着都很舒服~
壁画作画之人必定也是位高人,为我们这些路过的人展现了一幅高山流水花红柳绿山花烂漫的游记趣图~
记录过往的一座桥往下走的大人
往上走的孩童
这座桥见证了太多时光印记
也记录着逝去的岁月
江南土灶这是江南独有的土灶,我第一眼看到时惊艳到了我,鲜艳生动的颜色,造型别致的花样图案,生活真的是处处有惊喜。
我们大西北都是黑不溜秋的土灶,毕竟灶台经常要烟熏火燎的,黑色最好打理了,不过仅凭这灶台,也能感觉到江南水乡的细腻扑面而来~
一人巷这是一人巷,从字面理解就是仅供一人通过的巷道,它位于雕花楼内,我经过实践,是真的只能一个人通过,此处若有身材较胖的人想过去真的是心塞塞的~
抬头,呀,真窄这是一人巷抬头之后拍的,没骗你吧,真的可以说是很窄了~古时的人身材得有多好呢,没有秤,好办,去走走一人巷,能顺利通过那就是还好啦,要是被卡住,哈哈,那就该减减肥啦~此处都是我胡猜的,因为实在没明白建造这么窄的寓意何在~
在一人巷里整整齐齐的排着好些竹子,竹子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小木牌,牌子上有字谜,有方言的歇后语,还有一些比较好玩的说法~
这是一个字谜,但是键盘打不出来,是提手旁加一个“萧”。音:xiao,在苏州话里有打滚、旋转的意思,在这里的意思为旋转着洗刷。意思指做起事情或说起话来喜欢夸大到没有边际的地步,这方言是不是蛮有意思的~
上海方言的怕缩丝,就是畏缩不前的意思~
杜氏雕花楼这就是松江有名的杜氏雕花楼了,是当地名绅杜岭梅的住宅,据杜氏后裔回忆,此楼建造于清代嘉庆年间,它的建筑造型和雕刻艺术是松江地区绝无仅有的古代建筑雕刻精品。
这座楼还有个故事,这是杜氏为其女儿结婚所造的新楼,结构为砖墙立柱、穿斗式木构架,榫卯组合,圆木柱承重;屋顶为硬山式马头山墙,小青瓦白粉墙,色调素雅,典型的江南水乡民间古宅。
杜氏雕花楼这座楼最独特之处就是雕刻艺术。厅堂内雕梁画栋,榄窗、格扇均是用进口玻璃和蛤蜊镶嵌,栏杆、挂落、雀替、斗拱等装饰小构件,均施花卉、云纹、人物、鸟兽等精美木刻浮雕、通雕,具有很高的文物欣赏价值。
楼上有走马楼,第三棣与第四棣之间除有天井、厢房外还有一处过道口,天棚为下班顶,第四棣有后门直通屋后的田园,很有雅意。
白墙黛瓦这张照片里的建筑就是典型的白墙黛瓦马头墙的建筑了,其实是有沿袭徽派建筑而来的,而这马头墙就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
这里又有个小科普,这马头墙存在的缘由啊是为了防火,在以前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像这种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因此马头墙又称为封火墙。
看这四拐八拐的弄堂小道,就是情深深雨蒙蒙里依萍和她妈妈一起住的那种弄堂,这些房子会有一面靠着河,平时用来淘米洗菜,特别方便,还可以跟住在河对岸的人一起唠家常。
因为这里的河道四通八达,而且还都不是很宽,人在这边说话,那边都听的清清楚楚,在炎热的夏天就着小河边搭个凉棚,河面吹过来一阵微风,怎个惬意了得~
我自小是个地道的北方姑娘,对于江南水乡的印象只在张爱玲的小说里,章子怡的茉莉花开里,戴望舒的雨巷里,从来到上海,我有幸开始熟悉这座城市,了解它的文化,知道它的历史,踏步于她的每一寸土地,开始真正开启对江南的探索之旅~
如果你感兴趣,那么我会不定期以游记的形式带你一起细看悠悠小桥流水,感受袅袅烟笼人间~
ps:如果觉得今天这篇文章的调调还可以,那就点个小心心让我知道你是喜欢哒^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