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正明茶说
千古茶事之贡茶得官

千古茶事之贡茶得官

作者: 正明茶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6-06 17:44 被阅读0次

点此收听语音版

话谈千古事,茶沏一室香。我是健康行动派正明。

随着茶文化的日益发展,在唐朝时开始出现贡茶一事。皇帝品饮好茶,当时的一些官吏便为了得到皇帝的宠幸和重用,每年都争先向朝廷进贡新茶。然而到了北宋宋徽宗时期,由于政治上昏庸无能的宋徽宗赵传对饮茶极为钟爱,导致朝廷贡茶者越来越多,为了满足帝皇大臣们的欲望,贡茶的征收名目越来越多,制作越来越“新奇”。对于贡茶有功者宋徽宗都重加录用。因此有人竟然将贡茶当成是一种加官进爵的“敲门砖”,专程搜寻研制各种好茶借以谋求升官发财之道。

据《苕溪渔隐丛话》记载,宜和二年(1120年)时,负责漕运的郑可简制成一种银丝冰芽贞茶“方寸新”,也就是方寸大小的茶团,这种团茶色如白雪,故名为“龙园胜雪”。郑可简将此茶进贡给皇帝之后,宋徽宗龙颜大悦。郑可简也因此茶而备受隆恩,官升至右文殿修撰、福建路转运使。福建路相当于今天的福建省,转运使是负责运输事务的官员,北宋前期转运使职权扩大,实际上已成为一路之最高行政长官。这个职位是一个大“肥缺”。

此后,郑可简派遣自己的侄子郑千里四处搜寻各种名茶。郑千里还真配得上他这个名字,常常不远万里,翻山越岭,找寻香茗。终于有一天,郑千里找到一种名为“朱草”的名茶。

郑可简本就是个心狠手辣、无情无义的人。为了让儿子郑待问也能够获得一官半职,当他听说侄子郑千里找到名茶“朱草”后,便派人巧取豪夺,将“朱草”据为已有,由郑待问上贡宫中。果然,宋徽宗也赏赐了郑待问一顶乌纱帽。当时有人暗地里讥讽父子俩说:“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被夺“朱草”的郑千里深感不平,对郑家父子心存忌恨,痛骂他们心黑手辣,无情无义。

郑待问贡茶得官后衣锦还乡,在府上大摆筵席以示庆贺,众人虽然心里都以为不齿,表面上却都为之称赞道喜。得意忘形的郑待问酒酣耳热之际,洋洋自喜地说道:“一门侥幸”。未等众人反应,只听宴席中突然出现一个愤愤不平的对答声:“千里埋冤”。众人表面不说,内心却无不暗暗叫好。

宋徽宗以贡茶赐官,荒唐至极。而郑家父子竟然夺人之茶,据为己有,只为借此获得官职。茶在这些人手中,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变成夺取功名利禄的一件工具。

关于贡茶得官,我们先聊到这儿。正明茶说系列节目已经在多个平台上线,您不但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正明茶说上第一时间看到节目,还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新浪微博、千聊上关注及收听。欢迎您的留言和评论,我期待与您一起聊茶事。欲知千古茶事,且听下回分解。

购买链接:https://weidian.com/?userid=253653784&wfr=wx_profile

相关文章

  • 千古茶事之贡茶得官

    点此收听语音版 话谈千古事,茶沏一室香。我是健康行动派正明。 随着茶文化的日益发展,在唐朝时开始出现贡茶一事。皇帝...

  • 武夷茶的前世今生(二)

    贡茶制度形成于唐代。唐代贡茶分为”民贡“和”官焙“两种,民贡是地方主动进贡;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贡焙局,...

  • 安化黑茶(4)

    在明朝,有关茶叶立法可分贡、官、商三类。贡茶,上用也;官茶,储边易马;商茶,给引征课。贡茶,用的是芽茶,自明洪...

  • 2018年贡茶·困鹿山

    2018年贡茶·困鹿山 从宋代开始,茶论就多为贡茶而坐,为贡茶之美张目,简直不遗余力。 ...

  • 普洱茶文化

    清朝时普洱茶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远销量号称十万担以上,宫廷将普洱茶引为贡茶。在普洱府增设官茶局,专司上贡用茗,普洱茶...

  • 曼松,低调的王者

    《普洱府志》:“清雍正十三年,普洱茶由倚邦土千总负责采办,定倚邦山曼松所产之茶为贡茶,年解贡茶百担”。 曼松,说到...

  • 宫廷普洱

    宫廷普洱的前世是普洱贡茶 明清时期,普洱茶是作为贡茶专门进贡朝廷,供皇室享用的珍品。 当时的普洱贡茶皆取云...

  • 喜茶VS丧茶,这些奶茶店为什么这么火?

    说到奶茶店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贡茶,的确贡茶曾经掀起了一轮风潮,大街小巷都是贡茶身影,然而近段时间随着喜茶、丧茶的火...

  • 刘素说茶 《缘起  远行的人》一

    茶事同盟 说茶《缘起 远行的人》 清代普洱贡茶的制作方式,即蒸压饼茶。此类茶叶制作工艺并非是云南土著民族的制茶...

  • 人头茶

    什么是人头茶? 金瓜贡茶也称团茶、人头贡茶,是普洱茶独有的一种特殊紧压茶形式,因其形似南瓜,茶芽长年陈放后色泽金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古茶事之贡茶得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ci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