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趟乡下,空气真好,看着一切都以拥抱的心态,去在意去热爱,在意自然的生长,热爱常态的变化。
一路上,转了几大弯,其间因不熟路,没去过那边,于是几次下车问路。当然优选旁边的住户,比问过路的要好,要准确些,真实些。
若不是这几次问路,肯定会走错的。
到了亲戚家,也不见什么动静,外面几个客人坐一桌,说东道西。一看,就是搭配来的客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话,也能凑出一种热闹劲来,他们都不是对方的聆听者,都是为了输出话,而非学习什么,纯粹是新闻的传输者,把一搭搭的话,可以拼成一个系列,或几个系列,打好包,留待下个聊天中去搭建聊吧。嘿,不说这些,说这有点掀底了,生活中有些底是不能掀的,因为生活的趣味,有时就来自不是荒诞的荒诞,来自荒诞的真实。
生活哪那么多真,哪那么多不真,这些都是与筋骨不相干的皮肤之痒,正是这痒,却是有了一个靠实的名词,叫口水。
呵呵,谁允许这么一说,好不友好的文字。
事实上,没有利益的言谈,都是有皮肤痒痛之嫌。不过,这痒常是内发的,显外的,先轻,后重。
怪了,说个话,挠个痒,就说上了这等不中听的话,自己没痒过,还不许旁人挠挠痒吗?挠痒,可是一种养生之道。
是的,谁说挠痒不是养生呢?那一本正经的贪理说事,就能说出一个热闹快活劲来吗?且不论。
看那午后的时刻,人们一通午餐“胡吃海吃”后,就等于把那些有一搭没一搭的话盖了章,一致同意聊得来,于是这午后,阳光正好,
熟络了一搭一搭的聊天,这一个一个的聊,变成了一群一堆的聊,她们像来自同个家乡,对家乡有着天然的懂,或许从记忆中传输来的懂,她们不再需要拼凑话题。
这不,一个说东,那个就说东西是一家。一个说南,那个就说南北相通。另一个说,东西配南北,四通八达。看这,好一个全方位的神聊,神通。
这神通,不是先来自不是荒诞的荒诞,来自荒诞的真实吗?不是来自口水吗?没错。但正是那无意的铺垫,才有了这“东西配南北,四通八达”的神聊。
这样的聊天如此幽默,嘲弄似的,把个聊天整得不赖,却整出了人生哲理:没有哪个的生活不是从鸡零狗碎中,慢慢打通桥梁,活化出麦浪般丰收来的。
闲扯,真是闲扯,这一遭文字,是否要扯来遮羞布,把这一丘麦浪式的文字打包放于箱底,压上砖头,以待时日,再均撒?
一通乱七八糟的闲扯。
![](https://img.haomeiwen.com/i6145437/0ddf085ec62a662a.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