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v,刚毕业参加工作两年,动手记录过去这两年的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稍有帮助。
又是一年毕业季,相信此时此刻,正有一大批新鲜血液注入到了社会大机器里面。
其中也有很多小朋友正处在初入社会,初涉职场的迷茫中。
如果你觉得你自己虽然是初入职场,但工作安排有条理,每天知道该干什么,每天也有做好份内事情,并不存在迷茫,那你实在是太幸福了。
如果你有一点不知所措,可以听听我的经验。
一,端正心态
迷茫通常来自于自我怀疑,上岗第一天发现工作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做得对不对,不知道做得好不好。。。
其实这些情况,都是 正常的!
首先要端正心态,不要一上来就有太多乱七八糟的想法,往往这些念头会指向一个结论:我是不是不适合这份工作?
当然不是。
首先,通过面试的你,已经被公司筛选过了。公司愿意给你发一份offer,说明你的能力或者潜力,是得到公司认可的,是愿意让人家支付数千元薪水(或者更高)让你来干活的。
其次,作为一名毕业生,先是经过高考的独木桥,又经过了大学的洗礼,成功拿下了毕业证。你的学习能力,或者是知识储备,是得到了国家的认可的,要对自己有信心。
公司不会招一个,不适合发展需要的人,因为招人是要成本的,公司不是做慈善的,不会轻易给一个“不行”的人发offer。
所以一定要端正心态:自己是适合做这份工作的,要把思考的方向从质疑能力转为我该如何做好这份工作。
这边送大家一句话:不要自视甚高,更不要妄自菲薄。
二、确认标准流程
你感到迷茫的最直观表现,就是不知道接下来最具体的一步是什么?
比如你可能已经从你的上级领导处拿到了一叠资料,并来回翻了几遍。
也可能已经看过了一轮公司的新人上岗培训视频。
或者参加了为期几天的新人培训。
但正式做起工作来的时候,发现资料/视频/培训上的内容,似乎跟实际有所出入,或者你根本不清楚从何下手,孰轻孰重。
这时候我建议你去梳理一下你的岗位工作的标准流程。
当然,大一点的公司可能已经为你做过这一个步骤,已经给了你一套标准流程了。如果你在一个培训机构当老师,可能会告诉你课前要备课,课中要互动,课后要反馈等等。当然详细程度每个机构给到你的肯定不同。
不管够不够详细,都要自己梳理一遍,不够详细的话,一定要自己把它做细。
这份流程的底层逻辑就是:公司给到我的工资交换的最基本的那部分劳动是什么。
还是拿教培的老师举例子:最基本的大概是备课--上课--课后跟进
那么备课要求我备到多详细呢?我这堂课大致要讲什么内容,要穿插什么互动,要怎么安排练习,甚至精细到每一分钟都要怎么做,每一秒钟怎么演练,都可以深究细究。
当然公司肯定有一套标准,衡量你是否“备好课”,所以你要了解一下公司的相关规制,去让自己的备课动作跟公司要求的备课动作达成一致。
这时候的一致,就是公司付你的酬劳,去要求你做的最基本的劳动了。
当你把你的标准流程梳理完之后,你心里就清楚,公司付我这么多钱,就是让我完成这么多事,下一步工资就是把这些做好,这样心里就有底了。
三、确认相关责任的负责人
这一步基本上是关乎三个层次。首先是自己,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带来的相关责任又是什么。
这一块可能不一定在标准流程之内,但是跟标准流程息息相关。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工作标准流程有一环是管理办公室的资料文档。那可能办公室的那台打印机基本上都是你在用,那打印机的纸张,墨水等补充,顺理成章是你需要负责的。
当然,也不是说打印机坏了,要你负责赔偿,这时候应该去找公司行政,走相应的维修流程。
可以这么理解,假设你是司机,你工作是开车,那你自然就要负责给车子加个油这些事情,但车子要是坏了,也不是需要你亲手去修的。
聊这一个是想引出:你要知道自己工作内容的相关负责人。
也就是说你要知道你在流程上出现不明白之处时,是谁负责你的,你可以问谁。
打印机坏了,我找行政,行政会安排人维修;车坏了,我也是找维修师傅。
我负责开车,但我不用负责修车,车不修我的标准流程走不下去,所以我一定要找人帮我修好车。
同样的,如果我不懂教案怎么写是规范的,系统录入订单是怎么操作的,我应该问谁,应该怎么学会。一般来讲,会有一位“带你的人”,他的工作职责就包括教会你这些事情,让你的标准流程能继续下去。
可能是人事的同事,负责给你培训;也可能是你的前辈或是你的上级领导,负责指点你一下。
同时也涉及到第三个层次,就是你要对谁负责。
如果你是一个行政,你负责管理仓储,那同事需要文具,自然是需要找你要的。这时候你就负责了这位同事的文具分配,一项不做好会影响到别人的标准流程进行不下去的责任,就到你身上了。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你要清楚自己核心的工作内容(标准流程)是什么,自己要对自己负责哪些,也要知道谁要为你负责,你又要为谁负责。
这样做工作才不会迷茫,有目标有方向,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我是小v,希望分享出来自己的一些浅薄经验,希望给大家一些参考。
不一定是最正确的,但是确实是自己的体会。
现在的观点,不保证再过几年还是相同的。
因为人是会变的,希望可以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