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份,我所在的工作团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位成员丢下一摊子麻烦事儿离职了,团队队长不堪工作压力拒绝再任队长。领导找我谈话,让我负责处理离职成员的一堆麻烦事儿并兼任队长,我压力山大,领导也不给拒绝的机会,就这样我被赶鸭子上架开始了暗无天日的加班处理问题。
每天晚上九点多回家,每天的工作任务都有十项以上,我既要负责自己市场任务的维护,还要处理离职人员的多项质量问题、负责棘手的图纸下发,还要开始学着团队管理。
此前我负责自己的市场维护就精力勉强,额外附加的任务让我寝食难安。我有意无意的已经把自己抛出了舒适区,从那天开始我每天都得想事儿——如何更高效率的处理一堆事情,如何处理建立合适的制度规则管理团队。
问题背后皆有刚需。比如,白天接电话太多,一上午可能打20个电话,一个电话放下刚处理一会儿其他事情另一个电话就来了,电话里又要处理另一个问题,有时电话打完后会发懵不知道接下来干啥。这时候就要思考如何才能处理任务不遗漏,多项任务如何分清主次先后。这时时间管理就非常重要,我从《把时间当做朋友》和《精进》里面寻找方法,并开始实践:随时记笔记、日结日规划。这时做这些事儿就感觉很顺其自然,因为这个是“刚需”,不这样明天我可能因为工作凌乱无序而焦虑,因问题处理不当而带来更多麻烦。
碰到问题-分析原因-发现刚需-满足刚需,这是面对问题的刚需满足模式。其中分析原因需要刨根问底,不停的探寻真相,直到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问题依然不断,前天下午5点狂奔才赶上火车,熬夜一晚转车到大同处理了一天的问题,昨晚匆忙才抢到晚上11点的硬座票,只能熬夜赶回去,休息半天后还要面对一大堆问题。车外一片漆黑,车内全是各种扭曲的睡姿。人瞌睡了,站着真能睡着,只是睡不熟而已。此刻睡觉就是刚需,是你不能不满足的需要。遇事儿主动分析,偏执的坚持下去,有一天你遇事儿搞不清逻辑脉络就浑身难受,恭喜你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