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正面管教
成为孩子教育的良好环境

成为孩子教育的良好环境

作者: 温柔的勇气 | 来源:发表于2017-02-25 04:25 被阅读0次

    最近朋友圈被林妙可事件刷屏。

    最初也是看热闹心态,还留言评价

    论家庭教育母亲的重要性。

    成为孩子教育的良好环境

    直到昨天参加【感觉统合】培训师学习时,

    警觉我们为什么习惯性在伤口撒盐,

    而不是做点什么,

    成为别人周围的良好教育环境。

    感觉统合资深测评师王臻惠老师说:

    【每一个感觉统合训练师都要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

    紧接着追问“大家觉得怎么做才是贵人?”

    “难道只是针对带着孩子请求我们帮助的人吗”?

    不是,作为感觉统合的训练师和测评师,

    就要有能力成为孩子周围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柔的话语,一个温馨的拥抱……这些不仅仅孩子需要,这个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需要。

    比如说,在公园,当我们看到有1-2岁孩子在地上捡起地上的物品往嘴里放时,妈妈伸手“啪”打掉孩子刚刚捡到的物品,孩子哇哇大哭时,妈妈用意味深长的话说:“妈妈打你是因为地上的东西脏,你不能吃知不知道?”

    我们学过感觉统合,就知道:

    第一,孩子1-2岁还在地上捡东西往嘴里放,是在弥补口欲敏感期的行为。这是宝贝发展是大脑神经必然的经历,地球人都必然的经历。

    第二,强行『打手』阻止孩子这个行为的同时,也阻断孩子探索世界的专注力。

    来我用慢镜头脑补一下整合过程:

    孩子正专注地用手从地上捡起,并送到嘴里,知道这个过程经历了什么吗?

    视觉聚焦,手眼协调,手指精细动作,手腕灵活,以及手臂运动,通过本体觉再准确无误地送到嘴里。而这些表面上的动作,在构建孩子大脑功能,大脑通过中枢神经控制末梢神经,这个过程一旦顺利完成,孩子心理的满足感会回馈给孩子身体:好棒,我的手,我可以做到,原来是这样完成得,这种经验会被大脑神经丛记录,通过不断的练习,孩子认识世界并学会控制身体,来解决问题。

    妈妈如何做:

      第一,不要【啪】打手强行阻止,这个伤害性最大。沉浸在过程中的孩子大脑神经正在搭建网络连接,是一种电流,心理学称为『心流』。想想我们正在专注一件事被打断的感受。

    第二,如果没有危险,尽量不打断。如果有危害,请一定用替代物以温柔第方式引导孩子。

    所以,外出一定要携带备用玩具和可食用零食替代物。

    话说,其实我作为懂者,经常在街上看到这样类似场景时,会暗 说『又一个孩子被妈妈

    毁掉咯』。然后不屑地扬长而去,还安慰自己说,这是他自己选择的妈妈。

    今天呗王臻惠老师点醒了,她说不要扬长而去,更不要鄙视妈妈,妈妈真的不懂,因为妈妈没有学习过感统,没有人给他们普及敏感期。如果我们停下来说一句话,也许我们就带给了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当孩子哇哇哭时,我们只要说:妈妈,宝宝在地上抓东西往嘴里放,是儿童敏感期的正常现象。我们可以出来携带点玩具和零食做替代物,避免他抓地上的不卫生的东西往嘴里放。有心的妈妈一定回去会查会问,这个孩子就会因为我们的一句话得到良好的教育环境。

    好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为孩子周围增加一点良好的教育环境做份贡献。

    下面为大家提供口欲敏感期和抓握敏感期相关内容及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1、3-5个月口腔敏感期

    出生后3-5个月之间孩子伴随抓握先出现口腔敏感期,把手放嘴里吃,然后手抓住身边的物品往嘴里塞。孩子是用口腔探索外界各种物质的属性,尝尝金属、木制、纸类、塑料等有哪些不同的感觉。这动作除了会帮助细胞记忆物质属性外,还能造成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连接结。口腔触觉刺激充足,未来宝宝不会挑食偏食(还有家长要注意口腔敏感刺激充足,如果辅食添加单一或者泥状食物吃太久,给宝宝的食物切煮太精细,都有可能造成宝宝挑食偏食,甚至会影响宝宝语言发展能力)。

    2、口腔敏感期是预备为6个月左右发生的抓握敏感期做铺垫。

    孩子出于生命本能,自己动手抓握物品往嘴里送,这就开始预备之后要发生的抓握敏感期能力,而抓握敏感期发展好之后,对未来拿笔写字和精细动作的动手能力影响特别大。许多抓握敏感期没有发展好的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就无法应付每天的作业量,常常做作业时间会拉长(和专注力不足情况不同,这个是孩子很专注,但是因为手指无力或者用力不当而使得写字速度很慢,没写几个字手就很累,需要停下来休息)甚至影响睡眠时间。懂宝贝的妈妈会提供各种材质的物品供孩子抓握(妈妈需要把宝宝身边的物品定期消毒,保证干净安全即可)。

    3、抓握敏感期各个阶段

    婴儿用手抓物品是需要视觉帮助,刚开始孩子抓物品是抓不住的,是因为孩子最初是无法手眼协调,手、手腕、手臂肌肉控制能力也是不足的,所以孩子会执着地抓握,然后扔掷,然后再抓握在扔掷不断地锻炼手眼协调,手腕和手臂肌肉控制能力,这个影响未来宝宝自己扣扣子、拉拉链、做手工的前期技巧。

    所以在孩子丢掷敏感期家长需要:提供孩子一些可以扔掷、不怕摔、撞击后会发出声音的玩具,例如:塑料或者木制的积木,海洋球,飞盘,弹力球,也可以是自制纸球等等,把这些玩具放在一个浅的大盒子,让孩子坐着,自己拿起玩具扔。家长不需要纠正孩子的手势或力道,也不需要求扔掷的方向和位置,只要示范“拿起”“松手”(玩具的自然掉落)和“往前扔”“往左扔”等的动作即可。

    在抓握、扔掷过程中孩子认识到各种材质的物品触地的声音,扔掷时需要控制的力度(家长可以有更多创意,同时告诉孩子什么可以扔什么不可以扔。)也可以在室外操场、土堆、海边……在与孩子约定好准许扔掷的条件后,在孩子遵守约定的情形下,让孩子尽兴地“扔掷”体验。培养孩子的因果关系,因为扔了木头的积木所以听到的是“木木”木马的声音;因为扔的是……所以听到的是……;因为扔的是弹力球,所以会弹跳起来……

    4、抓握敏感期后伴随的“握笔、涂鸦”阶段

    与抓握相关往后发展会有“握笔”或“涂鸦”或称“书写能力发展前期”到了。

    表现行为:孩子重复出现喜欢拿笔到处涂鸦的行为。

    此时家长要提供各种类型的“笔”(不要不要认为只有笔才可以涂鸦,沾了颜料的手指、小棍儿等都可以涂鸦)也不是只有纸才可以涂鸦,同样也是在约定的条件下尽情涂鸦。一岁多自己用手、勺、筷子吃饭就是锻炼手及手腕的灵活度,为未来去幼儿园自理能力做铺垫(比如握笔画画写字、拉拉链、系鞋带、扣扣子等)婴儿刚开始用自己的手拿小蛋糕或者其他食物等放嘴里时都是放不准的,所以很容易在脸上涂满蛋糕或饭粒以后,才找到嘴巴放进去,这就建立宝宝基础本体觉的发展,日后自己可以轻松拿勺子、筷子吃饭,而能保持桌子、衣服和脸蛋的清洁。

    抓握敏感期被满足的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后,不论是拿笔画画还是拿剪刀做手工,其动作的学习速度和灵活度都会比没有经过抓握敏感期的孩子高很多;同时,在生活自理能力上,例如:学习拉拉链、扣扣子,也会发展比较快。体验尝试过敏感期练习的孩子,在动手能力上更容易取得成就感,因此更乐于自己动手。

    5、在敏感期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所以,当孩子出现抓握敏感期现象时,请家长主动提供许多安全的可以供孩子扔掷的物品,最好扔掷后碰到地面还会发出不同声音、弹跳或滚动的玩具或餐具,以利于孩子从手中扔掷出去的物品得到更多感官刺激。

    当然,禁不起摔的物品就不能拿给孩子自己把玩,否则,对孩子而言,当下最重要的生命发现目标是:动手用力扔,孩子是考量不到哪些是不禁摔的物品,哪些只能看不能动。

    还有爸爸会这样描述宝宝“我的小孩6个月,竟然这么小就开始喜新厌旧,所有玩具拿到手不到1分钟就往地上扔,上次把我的新手机给摔坏了,怎么办?如何帮他改掉这个坏习惯?”这个爸爸因为不了解敏感期发展,所以不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承担着生命成长的重要指标。爸爸如果掌握孩子发展过程中敏感期的意义与观察能力,就能正确解读孩子行为,从而帮助孩子更顺利的发展。

    这个敏感期如果充分发展,孩子的手指抓握力就会提升,手指分化也会提早成熟,对于物质属性的观察和了解也会增加,手腕的灵活度和视觉追踪的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锻炼,在进入幼儿园之后,所有能力就汇集在孩子的精细动作表现上。

    婴儿和学步期的孩子正在发现自己的身体――并且正在形成将大脑与行动联系起来的关键连接。他们正在发展自己的运动控制能力,并了解物品的质地和重力。他们需要活泼地玩耍机会。

    丹尼尔·西格尔博士在《全脑教养法》中所说: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每一件事都影响着大脑的发育方式。

    这个连接和再连接的过程,就是整合的全部:给我们的孩子体验,以建立大脑不同部分之间的连接。当这些部分协调运转时,它们就会创建并强化连接大脑不同部分人的整合纤维。结果,大脑的不同部分会以更加牢固的方式连接起来,并能更和谐的运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为孩子教育的良好环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eg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