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巨婴国》
去年年底有本新书,叫《巨婴国》,我在第一时间买来看了,结果是大大失望。这是我近两年来买的最失败的一本书。现在它被下架了,成了禁书。天呐,我竟然有了一本禁书。被禁的原因我不知道,可能是对国民性的批判、对大众情绪的煽动等等。
不过在我看来,《巨婴国》不配成为禁书,毕竟,禁书都是那么优秀……
多年前,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也是禁书,后来却影响深远,而有着相同“野心”的《巨婴国》却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最大的区别在于,《丑陋的中国人》是文化评论,是文化人的观察和思考,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怀,而且读完对作者所说多少是有些认同的。而《巨婴国》的作者打着心理学的旗号(尽管作者本人是心理学出身),围绕一个发明出的概念,用似是而非、经不起推敲的论断给全体中国人扣帽子,全书充斥着武断的结论和牵强的材料。
流行的“心理学”以及对心理学的误解
近几年,市面上充斥着励志、成功、读心术、催眠术等包着心理学外衣的书籍,各路专家也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欺世盗名。经常见诸报端的国外心理学研究成果也会极大引起我们的兴趣,有的单单题目就很吸引人。正是因为心理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太“有用”了,满足了受众的求知欲和紧迫需求,所以受欢迎。而这门学科的门槛似乎又不高,人人都能说上几句,所以供应量不减,大有“人人都是心理学家”的趋势。
然而,我们对心理学的误解太深了。说到心理学家,一点都不了解的人往往有以下的误解:心理学家知道人们在想什么,心理学就是解梦和催眠,去看心理医生的都是精神病……稍微了解一点心理学知识的人很容易会打消以上想法。
然而,对心理学最大的误解恐怕就是:心理学是伪科学。我也曾经有这样的疑惑,心理学的实验是怎样控制变量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否牵强,人这么复杂的动物能够像物理现象那样总结出规律么?
下面讲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大家可能都听过,但是很多人误读了它。
心理学中的“棉花糖实验”
1968年,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比英幼儿园主持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在32名成功参与了实验的孩子中,最小的3岁6个月,最大的5岁8个月。
实验开始时,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块棉花糖。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但是假如等待15分钟再吃,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
结果,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了第二块。在那之后,先后有600多名孩子参与了这项实验。
在后来的追踪调查中,那些当年抵制住美食诱惑的小朋友,后来不仅身材更苗条,而且更能适应社会。他们的SAT考试成绩,要比当年实验中最没耐心的小朋友,高210分。
该实验在此后一直被用来说明拥有“延迟满足”能力,更容易获得成功。它之所以能吸引眼球,是因为把成功做了简单的归因。然而,这个实验结果,是大大的误读。这项实验最初的目的,只是研究孩子在什么年龄会发展出某种自控能力。米歇尔的研究小组在1992年的报告中明确指出,5岁似乎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4岁以下的孩子大多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而5岁以上的孩子就明显出现了早期萌芽。
这是一个典型的对心理学实验过度解读的例子。想想也是,孩子过早吃掉糖可能是因为很饿,也可能是因为压根不相信研究人员,怎么能武断地说是缺乏某种品质呢。况且,在没有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说正是因为“延迟满足”这一品质导致了日后发展的不同也不是科学的结论。它真正的研究目的更容易使人信服。那么,心理学究竟是不是科学呢?
心理学是科学
百度百科上说: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因此使用科学的实证方法得出一系列的结论,而伪科学则忽视科学的实证方法,凭借主观经验误导大众。
是的,心理学就是一门科学。
正因为心理学和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研究的话题很多也是大家熟悉的,大家对此类问题有自己的分析,当分析结果与心理学家的结论不一致时,就产生了怀疑,认为“不科学”,不符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但是,谈到物理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中不符合“生活经验”的理论多如牛毛,诸如“时空弯曲”这样的概念是普通人想象都想象不出的,但是却没有人说这些“不科学”。
看来,我们对心理学不太公平。要知道,很多理论的结论都是基于概率的,“概率”这个概念很重要,它意味着结论不能保证100%准确,但根据心理学研究及理论做出的预测仍然是有效的。人们容易被生动的的个案所影响,忽视概率信息的意义,对理论横加指责。
讨论一个学科是否科学,要符合一下三点:1、是否采用系统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2、是否以公开验证的知识为研究对象;3、是否研究实证可解的问题,并产生可检验的理论。
在古代,心理学属于哲学的范畴(很多其他学科的科学也是),一直处于思辨阶段(说白了就是空想),直到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完全符合上述科学的定义。如果去大学了解一下,专业的论文实证的比比皆是。真正的心理学不是我们在书店看的鸡汤、励志类书籍,也不是所谓“专家”的吹牛,它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入门书籍推荐:《对“伪心理学”说不》
《对“伪心理学”说不》这本书豆瓣评分9.2,作者是加拿大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第1版出版于1983年,2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经典,最新的是第八版。
有豆瓣网友说书名可以改为《对“伪科学”说不》,确实,借为心理学正名的机会,作者向大众普及了什么是“科学”。本书是是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导论,是对常见误区的纠偏。是的,封面很丑,特别丑。
全书分为12章,每一章探讨一个问题,比如:个案在理论中微不足道的作用、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分离变量的重要性……书中讲到,行为往往是由多重原因决定的,即由不同的变量共同决定。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有“预设偏见”,也就是根据经验中现有的偏见想当然地“归纳”出一个原因。我想这其实就是上文提到的棉花糖实验被误读的一个重要原因。
书中每一章节都有例子,更多是严谨的论证和说理,但绝不枯燥。
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辨别出市面上的“伪心理学”甚至“伪科学”书籍,要知道,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领先了大部分人了。
这本我看过,另有一本书,我还没有看,叫《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也相当受好评。上本偏理论,这本偏实验,让你领略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研究。
扯远一点
我近几年读书和上网的思考:很多人对科学是有误解的。要知道,科学不是完美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理论经过发展,修正、甚至推翻了前人的结论,但不能说前人的东西就不是科学。另外,科学理论只是我们解释世界的一个工具,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工具。在科学体系下,用当今发现的规律能够解释我们认识到的世界。当我们对这个世界有更多认识后,说不定会找出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体系来解释。即使是我们认为相当严谨的物理学也是这样的,所以,牛顿是“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不是“发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