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仪式感的家庭
作家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在每天的忙忙碌碌、周而复始中,唯有仪式感能赋予生活更多意义和一些诗意。
仪式感,是每次进家门的拥抱,是睡前的晚安,是生日的全家福,是成就后的庆祝,仪式感,为每个普通的日子,标定了背后的精神内涵。
家庭里的仪式感,让孩子在成长中有着每个节点的记忆,而不是回想起过去,一片空白,每天重复着每天单调的生活。
在英国,小学入学第一天是特别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学校会要求孩子一定要身穿校服,拿好上学的小书包,认认真真在家门口拍张照片记录。
这就是仪式感,有了这张充满仪式感的照片,这一天会成为孩子记忆中深刻的一天,意义非凡的一天。
心理学家说:那些能一代代传承“家庭仪式感”的家庭,亲子关系更幸福,孩子的归属感、安全感、目标感都很高,甚至身体更健康、学业成绩更优秀。
有规矩的家庭
无规矩不成方圆,家庭里要有爱,更要有规矩,毫无原则的爱,就会变成溺爱。
爱和规矩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我很同意这样一句话:“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规矩,不活泼叫做呆板。”
立家规,首先是一份责任感使然,家长有这个意识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孩子有这个意识让家庭因为好习惯变得更好。
家规不单单是针对孩子,而是针对家庭的每个成员,父母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出榜样,从小立好的家规,对孩子来说,这些规矩就会成为习惯,而不是束缚。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出错,要改原件!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底。
培育优秀的孩子,光从孩子身上下功夫是不够的。父母改变观念,做孩子的榜样,乐于同孩子一起成长,才是培养优秀孩子的灵丹妙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