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将要或者曾经是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两年后成为了公司的初级领导层。
本以为苦尽甘来,但你发现,升职以后,自己老是看别人的工作不顺眼,于是亲力亲为。
时间长了以后,自己被搞得非常累,而下级的积极性也消磨殆尽,团队士气低落,业绩一落千丈。你随时有被降职的风险,工作起来如履薄冰,怎么办?
这种情况,大多数人升职时都会出现,如果能突破,前途不可限量如果不能突破,很可能就此被套牢。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只有一个——缺乏领导力。
领导力不是天生的
首先,你不用着急,因为领导不是天生的,领导力是可以修炼的。
我读过一份研究报告,它的核心观点是:让一些专业领域的成功人才,去做综合性的管理工作,从最开始可能就错了。因为提拔这些人的理由,是因为他们业绩不错,口碑可能也不错,但是,他们不一定具备领导能力。
这篇研究报告选的对象是销售人员,研究者通过云端数据搜集了几百家有关公司的销售主管,发现了两个很有意思的结论:
从前往后看,如果提拔了业绩最好的人,结果会怎么样?研究发现,业绩最好的人被选为主管之后,效果并不是很好,很多人往往并不能胜任新的职务。也就是说,业务能手并不一定是管理好手。
从后往前看,它试图回答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被提拔之后表现不俗的人,在被提拔之前都有什么特征?报告发现,晋升后管理业绩比较好的,在被提拔之前、单从业绩上说往往不是最好的,他们的强项反而是在团队精神上比较出色,他们更善于和同事保持合作的态度,更善于调动他人。
于是,这篇报告得出了一个最终的结论,就是:最具潜能的领导人往往不是在基层工作时业绩最好的人。或者说,业绩好的人可能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于是,报告建议:组织应该提拔那些善于动员他人的人,而不是专业能力强的人来做领导工作。
然而我很担心这篇报告会形成误导,这些被提拔的专业人士表现得不理想,很有可能是在提拔之后,没有给予足够多的领导力训练。
坏的领导什么样?
理解了问题的本质,接下来怎么办呢?当然是修炼自己的领导力,而且不管你现在是不是领导,总有一天,你可能要成为领导。而且如果你想升职加薪,那就必须学习领导力。
你可能觉得,领导力是天生的,后天学不了,那些老板们都说做了很多年领导以后,才悟到了一点点领导力。
如果你这样想,那么你大概率是一个固定思维的人,而我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是一个成长性思维的人。
领导力当然可以学会。我们中华文化强调心有灵犀一点通,巴不得一个眼神对方就明白自己的想法,这叫做知音。想让所有的员工都做老板的知音,可能吗?如果一个老板喜欢让下面的人揣摩自己的意思,那么下面的人会成为和珅、魏忠贤这样的贪官污吏,组织也就臭了。
你有么有发现,很多领导最爱跟员工说:听明白了吗?不要让我说第二遍!
这就是非常糟糕的领导,这样员工会觉得领导脾气大,以后不跟老板商量汇报了。于是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员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把事情做了,领导怪罪员工擅做主张。员工只能把工作抛给领导,领导工作量增加,怪罪员工无能。
这样想把团队管好,怎么可能。
实际上,公司里大量的成本是重做,上级布置任务,下级没有做好,或者不合上级心意。于是不断地改,不断地重做,造成了大量且无谓的成本消耗。
布置任务说五遍
怎样做事效率最高?把事情做对,把事情做完,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我们在布置任务时,可以参照日本企业的做法——布置任务要说5遍。
什么?说5遍,这也太浪费时间了吧!别急,先看看别人是怎么说5遍的。
第一遍:小杨,我想请你帮我去做......这样一个事情。
第二遍:小杨,麻烦你复述一遍我让你做的事情。
第三遍:小杨,你觉得我让你去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第四遍:小杨,你觉得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会出现些什么样的情况?什么情况你自己解决,什么情况你要向我汇报?
第五遍:小杨,你觉得,如果让你独立完成这个任务,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和方法去完成任务?
五遍问完,你觉得员工能不能很大程度上了解你的意思,知道这件事情该怎么做好了呢?
在布置任务上多花时间沟通交流的成本低,还是事情做错了不断重做的成本低?
学会了这个步骤,你的领导力肯定能有很大的提升,公司的成本会下降,业绩会上升一大截。
领导力当然不只这个技巧,明天,我们继续精进领导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