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中国,很多人穷,可穷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
“美盲比文盲更可怕”,这是吴冠中先生对美育的呐喊。
因此,物道君策划了“中国美学十问”的专题。
我们试图从伪文青、伪匠人、假大师…十个热门话题中去寻找答案。
木心先生曾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因为美,我们才可以继续前行。
中国美学十问第五期:
中国人需要怎样的断舍离?
武汉有一个网店店主,她对断舍离上瘾,刚搬进了247㎡的新家时,每隔10天就要扔一次东西,陆续扔掉了大大小小500样东西,最后家里只剩下9件家具。
她现在购物的原则就是,每买一件进来,就会舍弃掉同类的一件物品,这样才能达到总量平衡。
看到她空无一物的家,有人羡慕这种轻松的生活状态;有人觉得这样的生活不太现实。
图片|Asan ©
图片|Asan ©
物道曾经采访过一位叫黄庆军的摄影师,他把一些普通人的家当摆到自己房子前,用镜头拍下。除了生活必备的锅碗瓢盆,江南古镇人家里有一箱古籍,民间艺人家里堆满表演道具……
或许每个家里都有需要整理的杂物,人生也有需要整理的负担。怎样的断舍离才适合中国人?
图片|黄庆军 ©
物质的断舍离
断:未必是“不买”
挑剔地买,认真地用
不买生活中不需要的东西不难,难的是许多人不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生活。
过去中国匠人认为造物最高境界便是“物以载道”。一件好的器物,能够反过来引导我们找到未来生活的模样。
对于“买”,应当挑剔地买,认真地用。就像挑剔终身伴侣,在其身上感受到一起生活的冲动。如柳宗悦所言,“器物因被使用而美,美则惹人喜爱,人因喜爱而更频繁使用,彼此温暖相爱,共渡每一天。”
图片|文人空间 ©
图片|文人空间 ©
舍:未必是舍弃
物尽其用,物尽其美
较之舍弃,中国人认为的是“物尽其用,物尽其美”。
中国有一门化残缺为美的传统手艺,叫金缮。以天然大漆粘合缺口,再敷上贵重的黄金,把原本的那道伤痕,变成光透进生活的地方。
中国人对旧物的不舍,不只是留恋回忆的温度。不论过去或好或坏,懂得直面,才是真正的放下。即便是昨日击伤自己的石头,拾起来便是往后反抗生活的勇气。
图片1|来源于网络
图片2|漆息 ©
离:未必是脱离物欲
物欲追求很正常,但不要昏心
《中国奢侈品报告2019》显示,80后90后占了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71%,但同时90后人均负债12.79万元!
人对物质有欲望很正常,尤其是年轻的时候,生活本来就是由“想要”构成,有了追求的执念,所以一直往前走。但以透支去追求虚荣,过着不属于自己的生活,这种物欲只会把人困在苦闷的漩涡里。
柳宗悦曾说:“良器能纯化周围的一切,人们的心慌意乱, 也能因此而心平气和。”
图片1|文人空间 ©
图片2|空谷寻芳 ©
情感的断舍离
断:真正的友情,淡如水
眼下这个讲人脉的时代,不少人微信里有几百上千个好友,总有回不完的信息。真正友谊,不需要亲密无间,看起来素淡,但有着深入灵魂的交流。
梁实秋和冰心留学时演话剧结识,回国之后,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平时主要靠书信字画的往来。梁秋实生日时,冰心送过他一幅字: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算梁实秋最像一朵花。这幅字被梁实秋随身携带,直到他在台湾病逝。
真正的友谊,是爱对方的思想、性格、作品,更甚于爱他这个人。
舍:死去的爱情,好聚好散
人生会遇到很多人,即便曾经爱得海枯石烂,事业不同,兴趣不同,分别无可奈何又无可挽回。分别不必难过,但切忘好好告别。
徐克和施南生即使婚姻不再,她依然是他公司的总裁,她的名字依然会出现在他影片里,他们依然会携手同行,从十指紧扣变成了两手相握……
因爱生而聚,情淡而离,一起时好好爱;分开,各自安好。
离:和谐的亲情,是留有距离感
“中国式父母”,一句“为了你好”,就能反驳孩子们的所有反抗。从小就给孩子报兴趣班,上大学时给孩子选专业;让在北上广打拼的孩子回家考公务员……
这些爱,有时来自父母内心的焦虑,比如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于是焦急让孩子养生;比如工作不稳定,于是让孩子考公务员。
过分管束,过分倾倒了自己的焦虑,反而让两代人越来越疏远。人生终究属于自己的,长辈训言可以是宝贵的人生指南,最终走哪个方向、走得快或慢,应该自己决定。
图片1|峰无阻 ©
图片2|来源于网络
精神的断舍离
断:独处,是一个人的清
现代都市人惧怕孤独,为了合群赶赴各种应酬,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慢慢失去自我。
人始终要脱下伪装,学会享受孤独。独处,是从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中出走,回归内心的平静。
朱熹喜欢花半天时间静坐,独处时心境澄澈,是妙悟世间真谛最佳状态;欧阳修在万籁俱寂的夜里读书,在书中与古人私语,在孤独中找回最真实的自己。
独处让人清醒,看清自身的渺小,不为浮名虚利所迷惑,不囿于得失与成败。
图片|草木君 ©
图片|草木君 ©
舍:孤独治愈庸俗
许多人很在乎别人的眼光,担心自己下次能不能得到更好……太想获得外界意义上的认同,反而听不见自己内心。这样的心,自然变得庸俗。
叔本华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孤独,或许才是治愈庸俗的良药。
蒋勋年轻时,曾背着包,带着两件衬衫,一个人去旅行。他看见流浪的人是如何生活,看过家徒四壁的人,却能一开心就脱了衣服在水里唱歌跳舞。
也只有一个人行进,才能不断地与自己对话。唯有见过各种生活,方知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图片1|来源于网络
图片2|《山河故人》剧照
离:人活到极致,是素与简
盲忙是现代人最大的通病,想要的很多,但没有一样是正在想追求的。其实历尽世间喧闹浮华,便明白平凡生活的可贵;尝遍天下美食,便知晓清淡的欢愉才是人间至味。
宋朝诗人林和靖舍名舍利,草庐为居,屋前种梅树,卖梅子维持简单生活。他时常往来烟水之间,看白鹤起舞,随口吟诗,将一生过得诗情画意。
越高贵的人,越朴素: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中现,人情淡始长。
图片|汪见殊 ©
图片|汪见殊 ©
舍弃,
为了把精力留着追求心中挚爱。
断舍离,
不过是叫我们在拥有和舍弃的一次次选择中,
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
跟风或者强迫自己断舍离,
何尝不是一种执着?
断舍离也好,其他生活方式也好,
不过是让我们活得舒心,
那又何必在乎扔与不扔。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学十问》|点击查看往期回顾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