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还在车联网行业扎的比较深的时候,发现一个关注汽车科技的自媒体,SHIFT(PINGWEST旗下汽车科技博客),所以每天泡在上面的时间也算比较多。
14年7月底,该博客发了一篇文章《车内“玩具”箱:我们需要的是手机应用、OBD硬件,还是其实什么都不需要?》,通过记录一个“圆桌沙龙”在小范围内对汽车科技的未来进行一番探讨。
不得不吐槽一句,微车CEO徐磊貌似在SHIFT上刷存在挺多,有打软广告嫌疑,更而且这大锅的不少言论我个人是实在不敢苟同的。
吐槽完毕,言归正传。
看了文章,感觉这个讨论的基调是基于未来“汽车驾驶方式不会变”这种基础,然后讨论在汽车里面是不是应该、如果应该那么怎么样做譬如视觉屏幕、音频输入、手势输入等外部设备。
我是不赞同这种讨论基调的,因为在这种基础上断言未来,实在不是什么发展眼光看问题。
道理很简单,当我们讨论互联网需求的时候,经常说到的一个案例就是到底是要一匹更快的马还是发明汽车,而在讨论汽车的未来的时候,为什么恰恰把这个最相关的经典案例的启示给忘记了呢?
可以说,这种局限于现在的眼光探讨未来的态度,和在骑马时代讨论如何获得一匹更好骑和更快的马基本是一个方向。
我们不是要否定对现有不利条件的循序改进,但是“优化”和“变革”毕竟是两个概念,就像“微创新”再好也不可能等于最原始的革命性创造一样,请不要偷换概念,把对现有条件的一些改进的思考武断的就说成是未来,即便你们是名人、是CEO,具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和权威性,也不行。
然后回到问题的本身上来,讨论科技未来的走向,冒昧借用符合马克思哲学主义观点的一句话“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科技进步,应该是走向解放人类双手、解放思想和智慧、从而解放劳动力、增强生产力的方向,因此汽车的未来也应该是像当年骑马时代创造汽车需求一样,从根本上解放开车这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手脚并用的繁复动作,不仅满足“快”,还要满足“爽”。
从这个方向说,从目前面世的科技中,智能无人驾驶或减少人工干预的驾驶才更像是汽车未来,现有的各种譬如OBD的各种解决方案,更像是过渡性的产品,就像在所有家庭都不可能短期内换成智能电视,于是有了智能盒子一样,都是在特定阶段具有存在意义的产物。
想象一下,等到双手都不需要掌握方向盘,双脚也不用担心踩错油门和煞车,眼睛和耳朵更不用总是随时全神贯注盯着汽车周围的环境的时候,你还敢断定说用户不需要玩玩大屏幕kill time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