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灵堂里苦练球技的皇帝

作者: 塰斗 | 来源:发表于2020-06-22 01:18 被阅读0次

当今的中国足球犹如一个笑话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一项体育运动,这作为足球运动起源地的中国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悲哀。足球在中国古代叫做“蹴鞠”,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至今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蹴鞠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过许多“足坛”名人,其中最有名的就要数西汉时期因踢球而丧命的项处,和有着“北宋梅西”之称的高俅。

其实在这两者之间,历史上曾经还出现过一位“球王”,这个人可以称得上是“足球天才”,其球技绝不在高俅之下。如果高俅被称为“北宋梅西”,那他绝对可以称作“五代贝利”。此人不但球技略胜高俅,而且身份也比高俅尊贵的多。他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球王”皇帝——南吴烈祖杨渥。

蹴鞠

杨渥出生于五代十国时期,他的老爸是十国当中南吴的开国皇帝——太祖杨行密。杨渥自小就痴迷于踢球,每日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与球为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的两条腿只要在动,那除了走路就是踢球,这就样杨渥一踢就是二十年。二十年专注于踢球这一件事,杨渥的球技之精湛、水平之高可谓是当世无双。如果当时有世界杯的话,想必在杨渥的带领下,中国队夺冠应该毫无悬念。

孩子爱好运动不是个坏事,但作为一国的储君沉迷于此就不见得是件好事了。虽然杨渥是杨行密的长子,但杨行密并没有立他为太子的打算。所以他对杨渥痴迷踢球的事并未加以制止,也没在意他的文化教育,更没想过将其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这倒不是因为杨行密不喜欢杨渥,而是杨行密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很有信心,认为自己活个百八十岁不是问题,所以一直没有考虑皇储问题。反正自己的儿子多,等他们都长大成人之后择优入取,选一个能者居之,也不迟。

杨行密

生死这事儿由天不由己,就在天佑二年(905年),死神的不请自来,打乱了杨行密原本的立储计划。这一年的十一月,五十四岁的杨行密大限将至。弥留之际的杨行密这才发现,自己的儿子当中除了只会踢球的杨渥已成年外,其他的都还尚且年幼。无奈之下,他只得把皇位传给杨渥。

此时的杨渥得正在球场上踢球,刚要准备临门一脚的时候,就被大臣们给拉到了老爸的床前。杨行密看着站在自己身前灰头土脸的杨渥,想到要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交给这么一个主儿,心里是一百个不放心。于是,他对早已守候在身边的右牙指挥使徐温和左牙指挥使张灏交代,一定要帮助自己好好辅佐杨渥,并告诫杨渥以后要以国事为重,万不可玩物丧志。这时的杨渥,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刚才临门一脚时的角度问题,老爸临终嘱托根本就没往心里去,完全是一副无动于衷样子。

见杨渥这副德行,杨行密是死不瞑目,而徐、张二人也是愁容满面,他俩心里清楚,这个少主以后指定少不了的麻烦。其实,此之前徐、张二人就对杨渥继承皇位这个决定向杨行密提出过质疑;他俩人认为杨渥只会踢球、喝酒(和现在的国足挺像)完全不懂如何治理国家,不适合继承皇位。杨行密当然清楚自己这个儿子是什么货色,要不是自己快死了,杨渥这一辈子都可能和皇位没关系。可现在情况特殊,杨渥好歹还会踢球,如果换了其他儿子做皇帝,很有可能会被别人当球踢了。

杨行密和徐、张都没看错,杨渥确实不是个省油的灯。就在杨行密刚刚咽气没几天,杨渥就开始胡闹了。老爸死了当儿子要为其守灵,这是孝道,也是一件沉重严肃的事情,这事自然是落到了杨渥的头上。刚开始两天杨渥还行,除了夜里天凉偷着喝口酒,暖暖身子外没做什么太出格的事。可没过几天,他就待不住了,开始技痒,想踢球。于是他命人把球偷偷带入灵堂,白天人多眼杂,他不能太过放肆,所以,只有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把球拿出来踢。

不管白天还是黑夜,踢球都是需要足够的光线。为了自己夜里练球能有足够的光线,他把灵堂四周都点满了碗口粗的蜡烛(那时蜡烛价格昂贵,烧的都是钱),一时间灵堂内是灯火通明、亮如白昼。自此这灵堂就成杨渥的室内球场。真不知道,躺在一旁的杨行密如果看到此情此景会是个怎样的心情。

正式登基后杨渥可谓是不忘初心,依旧每日喝酒、踢球,对朝政是置之不理、不管不问。群臣对此是极为鄙视,却又束手无策。时间一长,大臣们也不指望杨渥能励精图治、成为一代明君。只希望他能安心踢自个的球,不给朝廷添乱、找麻烦就好。

杨渥也想痛痛快快踢球,尤其是做了皇帝之后,他对踢球的要求就更高、更专业了。他先是觉得宫中的没有适合踢球的场地,又认为陪自己踢球的人太过业余,水平完全与自己不在一个等级上。为追求更专业的踢球环境,提高自己的球技,他决定走出宫门,深入民间与真正的高手切磋。为此,他经常孤身一人溜出皇宫,到处去参加民间赛事,用现在的话讲叫“踢野球”。别说,杨渥的球技确实高,各种比赛从无败绩。

他在宫外踢球踢的尽兴,可这宫里就乱套了。大臣和侍卫经常因为找不到皇帝而慌作一团,好不容易把他从野球场上找回来,杨渥也是一副衣冠不整、蓬头垢面的样子,丝毫没有皇帝威严。大臣以皇帝的人身安全为由,屡次劝谏,杨渥也觉得自己擅自出宫有点儿过分,之后也就渐渐的不再出宫“踢野球”了。

宫可以不出,但球不能不踢,为了能在宫中有个理想的球场,杨渥竟然打起来禁军的主意。禁军为了守卫皇宫方便,在宫内有一大块儿驻扎地,杨渥看好的正是此地。他把几千名禁军都赶到了宫外驻扎,腾出地方作为自己的球场,就是这一举动,为他之后被杀埋下了伏笔。

禁军在五代时期对于皇帝而言属于一把双刃剑,保卫皇帝的是他,要皇帝命的也是他。至于是哪一种结果,这就玩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掌控能力了。杨行密为人能征惯战、身先士卒,在军中威信极高,所以他在世的时候禁军对其忠心不二、誓死效忠。可杨渥除了踢球之外,其他方面都无法与他老爸相提并论,禁军将士们都瞧不上他这个二世子。

禁军被赶出宫外,其指挥权就落到徐温和张灏的手中,二人手中的兵权因此变得更大了。统兵将领手中的兵权越大,野心也就变得越大,这已经成为历史的一个定律。不过,徐、张二人起初还是很讲良心的,他俩顾念老皇帝杨行密的旧恩和信任,屡次向杨渥劝谏,希望他能以社稷为重,不要沉迷玩乐。可忠言逆耳,杨渥对他俩人十分的反感,认为这是徐、张二人倚老卖老,看不起自己的表现。

有一次杨渥被徐、张二人给说急了,竟脱口而出道:别逼逼了,你俩人觉得我不行,这皇帝就你们来当。杨渥虽然说的是句气话,但是把徐、张二人却给吓坏了,认为这是皇帝要除掉自己的信号。二人回头一合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于是在天佑四年(907年)正月,徐、张密谋发动兵变,软禁了杨渥。仅仅过了一年,二人觉得留着杨渥心里不踏实,决定斩草除根、以绝后患。随即,派人将杨渥勒死,并对外宣称皇帝暴毙。就这样,中国历史上一代“球王”皇帝就此陨落,时年二十三岁。

相关文章

  • 在灵堂里苦练球技的皇帝

    当今的中国足球犹如一个笑话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一项体育运动,这作为足球运动起源地的中国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悲哀。足球在...

  • 篮球最基本的意识,一定要有,不然很难成长

    勤学苦练。 想打好篮球,提高自己篮球技术,勤学苦练是必须的,孰能生巧。训练时最好找几个好友进行对打,比自己单练更有...

  • 灵堂里的相遇

    我伸伸懒腰,终于从那冻得要死的冰柜里出来了。我看到自己躺在偌大的灵堂里,面容煞白、嘴唇鲜红。我暗自摆了个流汗的表情...

  • 在灵堂哭泣

    我一直告诫自己,少哭。 山是埋人的山,山脚是抽出芽的白杨,穿高筒白靴红边袜。车再往前开,没有白杨的地方就有了人气。...

  • 小公子的隐私

    今天小公子说,在学校里看到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打乒乓球。他很想下场,但是担心打不好。我说,难怪这阵子他决心苦练球技,...

  • 参加舅舅的葬礼(下)

    作为舅舅的亲侄女,理应和表弟表弟媳们在灵堂里为舅舅守灵。一个中午,我老老实实的呆在灵堂里,陪着舅妈说说话。舅妈是个...

  • 把生活过得开心是一种本事

    祸福相依是有道理的,多日苦练乒乓球,球技有提升自然是高兴,没有注意到运动前拉伸和膝盖的护理,损伤了膝盖,偶尔会疼痛...

  • 灵堂

    今天中午大概一两点钟的时候,被告知某一户人家老人去世了,请我去帮忙。 我并不认识这户人家,事实上附近的人我大部分都...

  • 灵堂

    安静的灵堂 只有风的声音 簌簌纸张 煽动的香烛,灯影 幢幢 红光燃着高香 飞蛾扑进花圈角帐 烟火弥漫着棺木,笼罩 ...

  • 灵堂

    最近闺蜜的爷爷去世了,这可能是我懂事以来第一次去灵堂。 灵堂里挂着一些画像,一些很传统的画像,我不太懂,应该有着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灵堂里苦练球技的皇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rt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