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 第92天分享
最近忙碌各类文案中,眼睛疲劳,我发觉每天上下班走路时堵上耳塞听喜马拉雅的智者论道是一桩美事。
《时机管理》是很不错的作品。据说每件事情背后都有它的节奏感,像波浪一样有潮汐变化。
真正的时间管理是时机管理,你站在时间的曲线上,把事情放在最适合的时间点。
为什么叫时令呢?大自然的时间的流动是一个命令。农民没有指挥官,没有冲锋号,但是有 24 节气。它本质上是一道道命令,你要按照这个命令去做,这叫时令。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立秋以后插秧的双季稻结的都是空壳,跟没种一样。我们做事如同播种,必须要选定合适的时间点。
只要具备生命特征的事物,比如一群人,一个家庭,都隐约受到某种节律的影响。我们探寻这种节律,就是在探寻生命和生活的艺术。
我们的教育亦如此。过分追求浮华,忽略了这种潜在的节奏,就会失去最佳的时令。
今天上完课,一个孩子追着和我讨论问题。平时这孩子就习惯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次他的问题让我哭笑不得:“老师,你说人为什么活着?既然迟早都要死,为什么还那么痛苦地学那么多知识?”我怔了一下,反问他:“那你觉得你最舒适的活法是什么?”他一本正经地说:“我最舒服的是大热天时吃着肯德基,喝着雪碧,尽情玩吃鸡游戏,还吹着空调。”我笑了笑说:“不错!我能感受到你这种舒服的感觉,其实当你找到学习的乐趣时,就是这种感觉。你现在觉得痛苦是因为暂时还没有找到学习乐趣。”孩子还是不满意回复,继续天马行空地提问。我知道这孩子其实是家长期待高,自己学习习惯又不好,所以感觉学习超负荷,这样说也是一种宣泄。只能抽空和家长沟通,我赶着去忙其他,没有时间和他细聊,但孩子当前的焦虑的确让人担忧。
我在想,我们教育的时令是不是存在误区?没有把孩子放在最适合的时间点教育,会不会是一场灾难。
目睹最近教育界的浮躁,我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真的不能和工厂管理等同!教育的难处在于三点:没有标准,没有检验方式,不确定性。照搬企业管理的模式真的就是在破坏教育的时令和节奏。
非常欣赏《浮生六记》提到沈复的妻子芸娘怎么用荷花点缀日常生活。芸娘会把茶叶装进纱布袋子,黄昏之前把茶包放在荷花的莲蓬上。晚上荷花关上莲蓬,裹在里面的茶包一晚上把荷花的香气、精华统统揽入囊中。
第二天朋友到家中做客,莲蓬也开了,芸娘就用带着荷香的茶叶招待朋友。
难怪林语堂认为芸娘是中国最美丽的女人。她是一位生活家,能从普通中酿出诗意。
我们的教育也是可以如此巧妙地借助时令,诗意地生活的。
收听了《时机管理》之后,感触更深,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慌乱,可能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时机。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人:智商不低,特别抓紧时间,把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但收效甚微。为什么会这样?如果用一个词概括他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就是慌乱。这种慌乱就是不分青红皂白、不分时机地努力,就像农民不分时令地往田里撒种子。
过生活真的是要像一个专业选手那样学会暂停。一个真正专业的选手在比赛时会找准暂停的时机,不专业的选手失败之后会觉得自己不够努力,但其实是节律乱了。
刚听闻金庸也去了另外一个江湖闯荡了。估计这几天对生命的感叹会更多。那又如何?生命也有它的节奏感,像波浪一样有潮汐变化。我们能做的就是道法自然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