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马哥原创读书汇
2022-12-18方孝孺《豫让论》读后感

2022-12-18方孝孺《豫让论》读后感

作者: 粉笔老怪 | 来源:发表于2022-12-17 14:55 被阅读0次

每读屈原之《离骚》、岳飞之《满江红》、文天祥之《正气歌》、谭嗣同之《狱中题壁》未尝不垂涕,冥冥之中,觉天地之正气,常在人间,从未消亡。

有明一代,洪武帝起淮右布衣,曾入释教佛门,化缘四方,为一奇也;朱棣为叔,靖难而夺其侄建文帝朱允炆之位,为二奇也;朱高煦因其子朱瞻基聪颖得帝位,三奇也;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土木堡被俘四奇也;被俘后完璧而归,南宫复辟,明代宗朱祁钰为帝八年,不得入皇陵,五奇也;明武宗朱厚照游戏人间,视皇权为儿戏六奇也;明世宗朱厚熜玩弄权术,崇信道士,国家乌烟瘴气七奇也;明穆宗朱载垕纵情声色,娈童春药八奇也;明神宗朱翊钧治国全凭张居正之力,待其死后却开棺鞭尸,九奇也;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一月即薨,移宫案、梃击案、红丸案三案迭出,十奇也;明熹宗朱由校以木匠自居,妇寺之祸大起,十一奇也;明思宗朱由检勤政爱民,难免大明之亡,自缢煤山,十二奇也;明代十六帝,守成之君惟明孝宗朱佑樘兢兢业业一人而已,十三奇也。

然,明代不乏名臣,宋濂刘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道学深涵,文章第一;刘基擘画天地,运筹帷幄;徐达、常遇春、蓝玉皆不世出之将军;方孝孺宁死不屈,捍卫君臣之义;郑和七下西洋,扬大明声威;于谦只手擎天北京保卫战,以免宋南迁之窘迫;海瑞抬棺进谏,清廉入青史;张居正改革,为明王朝续命五十年;戚继光抗倭海疆安宁;王守仁创心学,开哲学之新境······

方孝孺《豫让论》一文,应写于靖难之前,意气扬扬,以为天下事尽在己之胸中纸上,然最终亦不过以死报君王知遇之恩而已。“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于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岁方孝孺不可谓沽名钓誉,乃不得已之事,然削藩之引靖难,战术操控之纸上谈兵,又投鼠忌器,终至建文帝败亡。方孝孺之死,其必也。从此文观,知其为人,决不可成“朝为仇敌,暮为君臣”之人。

悲哉!壮哉!

相关文章

  • 2022-12-18方孝孺《豫让论》读后感

    每读屈原之《离骚》、岳飞之《满江红》、文天祥之《正气歌》、谭嗣同之《狱中题壁》未尝不垂涕,冥冥之中,觉天地之正气,...

  • 网友批地铁骂人男:这种人都有女朋友?

    明朝年间,明成祖要拟即位诏书,他想到了让方孝孺写,但是方孝孺抵死不从,于是被株了十族,这第十族便是方孝孺的朋友门生...

  • 方孝孺

    怒目十族奈我何 百年忠义颂成歌 可怜八佰无辜命 无姓无名祭无窠

  • 读方孝孺《深虑论》

    世人皆为子女计深远,帝王亦是谋私欲。然希直之言,虑天下者。吾以为盖之所指天下非吾以为之天下。胸怀天下实不等同于拥有...

  • 明清||方孝孺《深虑论》

    方孝孺(1357年-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

  • 晨课:史事纷繁,人生亦然

    方孝孺的父亲死在朱元璋的手上,方孝孺为了捍卫朱元璋的孙子朱充炆的皇权而死在朱元璋的儿子朱棣的手上,然后,方孝孺的妻...

  • 此人被腰斩后,连续写了十二个半字才断气,后世之人对他崇拜不已

    洪武31年朱允文登基后,方孝孺被征召进京封为翰林侍讲学士。第二年,方孝孺便进驻文渊阁。小皇帝朱允文像方孝孺行师徒之...

  • 咏方孝孺

    自负才高一大儒,杀身取义把名沽。 株连十族成冤案,祸及无辜罪在迂。 1998.12(474)

  • 再读方孝孺

    大殿之上,朱棣请方孝孺写即位诏书:“此事非先生不可!” 方孝孺把笔一丢,怒目相向,边哭边骂:“燕贼篡位!就算是我死...

  • 明朝文官代表的先驱——方孝孺

    方孝孺,明朝人明初大儒宋濂的弟子,也是一位大儒。通晓经史,文章写的也很不错,在建文帝继位后,让方孝孺当翰林侍讲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2-12-18方孝孺《豫让论》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xs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