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灿烂人生》

作者: 以苟 | 来源:发表于2017-12-09 22:59 被阅读222次

    他为何在笑?因为他死了。

                                            ——题记

    这部影片很长,长到有6个小时的放映时间。

    这部影片很长,长到需要用几十年的时间去体现。

    这部影片很长,长到一种感情无法匹配整个电影的细枝末节。

    这部影片很长,长到生与死都沦为了过往。

    《灿烂人生》这部影片05年上映,由意大利导演马克·图利欧·吉欧达纳执导。主要讲述了意大利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以此来体现意大利从1966年到2000年的社会巨变。看过影片之后,我觉得反过来倒是更加贴切,这应该也是导演的本意。

    拿意大利1966年到2000年社会巨变的片段历史为背景,衬托描绘出生活在这种背景下一家人一生的走向。

    不管是生活上,还是思想上,我们最终的目标都是追求极简方式,简单的去思考,简单的去生活,往往简单也是最靠近真理的存在。如果一个人的心态很简答,那么他的生活质量会高于一般人很多,很容易满足,也很容易开心,更加容易一成不变的坚持。

    这部片子无疑是冗长的,片长6个小时,比一般片子多出了两倍之多。正常情况下上映的影片,基本上都是2-3个个小时,这种常态也算作电影片长的通用时间。就近几年,片长时间超过三个小时的电影,无非也就那么几部。这些影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所表述的主题都很翻转也很晦涩,大部分是没有现实依据的,是建立在假设的想象基础上的,如星际穿越此类影片。

    纵观电影史,那些有所依托于现实生活真实主题的电影,片长都控制在了3个小时以内,因为两三个小时就足以把一种理念或者思想呈现给观众了,时间放长则会尽显冗余,会适得其反。

    真实世界的情感描述与众人生活上的百态现象,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具有单一性的,只要抓住主题,用另外一个主体事例与现实依据就可以很好的把这种想要表达的单一性表现出来。

    那么这部电影花了6个小时到底在输出着什么?

    毫无疑问,就这个世界已知的一切而言,只有人生难以言说。

    而这部电影所输出的东西,就是“人生”。

    《灿烂人生》这部影片,我觉得影片名字基本算是整部电影的一个浓缩。无论影片中充斥着什么,爱情、友情、暴乱、刺杀、相遇、病逝、遗憾、自杀等等,这些都是渺小的。这些渺小都是附着于整部剧的宏大之上的,都是为了推动这场恢弘而从容的人生淡定出场所作出的现实意义。而整个人生的出场意味着结束,也意味着开始。这里面包含的一切都没有改变,爱情会在、友情会在、战争会在、会遇见、会遗憾、自杀依然不顾一切。

    人生是个终极话题,到底该怎么去表演才能还原这个话题。才能把这个话题临摹于一个商品之上,拿给众人看,并能对他们自豪的说:“你看我把整个人生装了进去。”

    我想无数先人已经思考过了这个话题,但是他们没办法把这个话题描述到最精简。所以后来实在没辙,就安排了几个角色与我们一样,让他们去剧中活着吧。结果效果很好,这些角色活出了跟我们一模一样的生活。

    可是“人生”终究是个终极话题,到底该怎么体现,依然是个问题。最后实在没办法,既然剧中的这些角色具备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就索性把这个终极话题交给这些角色去思考吧。从此这个商品被植入了一种不断“思考人生”的一种思想。

    剧中角色想不想的透,那就不管创作他们的这些人什么事了。最后剧中的这些角色也想不透,索性像创作者一样把这种思想以同样的方式植入给了观众,观众想不想的透那也就不管角色什么事了。

    通过这种循环式的嫁接,“人生”这个主题变得有迹可循,最后竟然被我们看到了。我相信每一个觉得这部影片不错的人,都与我一样,看到了同样的东西,那就是“人生”。

    这个主题,以我们人类目前的认知与思考来说,能缩减到六个小时,并且能很流畅的体现出来,我觉得是极其伟大的一件事。

    这部剧犹如一个身段苗条的妙龄姑娘,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得体。身材刚刚好,脾性刚刚好,没有多余的,也没有缺少的。

    你抱她,她会侧卧于你的怀中,你吻她,她会予以你最炙热的回应。

    主体如此,细节亦是如此。

    如果没有一些很好的角色去做很好的事情,而这些很好的事情又去影响另一些很好的角色,让他们迸发出很好的感情并得以传播,那么就不能成就这部电影。

    其中的这种感情,像病毒一样传播着,并且每一种都不是单质的,它是多质的,而且还容易根据触碰到不同的机体进行变异。

    所以我们从电影中看到了,父亲、母亲、姐姐、妹妹、哥哥对于马迪奥有着同质的爱与关怀,但马迪奥的内心只能对尼古拉撕开一道口子,别人休想得到什么。

    不是他不愿意把自己展现的给别人,其实他很想这样做。

    但是导演不愿意,但是人生这个主题不允许。

    人生对他说:“你就该如此,你就得如此,你永远休想做自己的主人。”

    马迪奥在所有人看来是最苦情的也是最矛盾的。

    在整个影片当中,他承担了所有痛的一面。

    跳楼的那一瞬间,起步,抬腿,转身,一气呵成,动作毫不生涩也毫无保留。

    因为他承认了自己,接受了自己,同时也接受了自己的人生。

    我将如此,也就如此,只得如此。

    尼古拉的定位刚好跟他弟弟是相反的。

    他热情善良,对待各种感情收放自如,就像一台被设定了程序的机器,为一切奔走,为一切损耗,为一切所做的事情奉上名正言顺的意义,所以生活与他有关,一切与他有关。

    他正常所以他丰富,他丰富所以他更加正常。

    除了尼古拉,剧中的任何人都是不正常的,都摇摆于“正常”这条水平线左右。也可以说,尼古拉的无限趋近于正常,修正了大部分角色的不正常,最终让生活得以周全。

    我们对于生活的向往是美好,永远的美好,并且会一直美好下去,因为人类有着一套始终能够得以香火传承的方法。

    为什么我们所有人都会向往美好生活,而不是向往不美好呢?

    因为人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

    这是生存和进化的产物。那些生来向恶的,不是没有,是被淘汰了,因为不能够得以传承。

    所以《灿烂人生》就像大部分电影一般,结局是向着美好与善的。

    如此顺应民意,如此得以延续,如此心满意的皆大欢喜。

    马迪奥他自己接受且明白了他的人生设定,死亡是他最好出路。

    他的一切都跟这个正派的世界格格不入,他的格格不入变相的就是恶的一面,死才具有归宿感。

    死亡和活着有着同样厚重的意义,只要活着的人永远不会明白,世界将永不停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影《灿烂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ap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