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最好的学习】
写书是集个人经验、学养和思想大成之举。
在阅读中学习。确定、围绕多个层级的若干关键词,搜索、浏览、摘录并分类整理大量资料、信息,辑录下来做备料的文字有数十万,最终直接或间接引用到书里的才四五千,但先前浩繁的工作却有必要,不可或缺。
写作是阅读下的蛋,没有阅读,就没有这枚蛋,甚至没有母鸡——朝着某种方向思考、漫溯的“专业大脑”。
在建构中学习。
在行动中学习。
参加读书会以来,完成了读书笔记21篇,对于书里的许多观点甚是赞同,但也有许多话语不甚了解。
以前读书囫囵吞枣,为了摘抄而摘抄,读过之后,似乎什么都没有剩下。于是我开始观察别人是如何读书的,在打卡群里,我见到了精美的读书笔记,字体漂亮,排版精美,未见其人,却觉得对方一定是一位爱生活的老师。
这个寒假转眼便结束了,按照计划,我已经完成了一本书的阅读,留下了21篇读书笔记,唯一不足的是,每天都是10点之后开始读书,时间关系,都是粗读,然后便是摘录笔记,未能及时进行延伸思考,我想我这不算真读书,真正的读书应该是有思考的。
【在知乎上我看到一种观点:
读书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是认识和了解;第二层是思考和内化。我们很多人读书,都只做到了第一层,或者介于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 我们若要将所学得的知识消化吸收,变为己有,并且能够充分应用发挥的话,就必须经过思考的过程。
整理读书笔记的过程,是把所读的书和收获进行梳理的过程,也是自己思考的过程。所以,在阅读中,随时记录我们的感受、收获,我们的问题,或者书中的闪光点。书中的某些观点或方法,给了我什么提示、灵感;补充了我知识树中的哪些主题;解决了我期望的什么问题;又碰到了哪些问题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在阅读中进行批注,阅读后进行整理的。
现实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读完一本书,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立马就运用到这本书,可等需要用到的时候,只是模模糊糊、似曾相识。这个时候难免觉得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反正又记不住!
可事实上,是记不住的问题吗?当然不是!而是你没有对读过的书进行“理解、思考、整理”的问题。对一个知识真的理解和思考之后,原话是什么能记住更好,记不住也没关系,因为我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话、最简单的话来描述,或者用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我想我就是作者G先生所说的没有对读过的书进行“理解、思考、整理”。
要想实现真学、教师得真教、得真读、得真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