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芸:有25年实践经验的教育研究者,在得到上开设了一门《小学生家长必修课》。
本次教育报告,是得到年初拜托6位老师从经济/消费/财富/教育/科技/中国制造进行深度调研后的产品。
是2019年,沈祖芸用8个多月时间,寻访100多位教育工作者,实地考察25所各种类型的中小学校和12所世界知名高校后的产品。
一/教育的七个要素,分别是组织、空间、教育者、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育目标和评价体系,是沈老师用于观察教育的基本思考框架,她称之为教育的七盏灯,使用这七盏灯去观察一所学校,七盏灯都比较活跃的时候,学校才是在符合教育规律的轨道上进行着探索和变革。
二/观察到世界教育的3个意味深长的变化
1.PISA测试的改变-教育目标,学习内容的变化
PISA这个全称叫做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它主要通过阅读、数学、科学三项素养测试来评估15岁的学生到底具备多少关键知识和技能。
他的测试结果影响着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改进,很多人也会关心不同国家的排名。
但是,这样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测试,2015年/2018年两轮成绩发布后引发了不小争议。争议焦点主要是三个测试项目能否围绕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展开,测试出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
2019年,测试官方机构发布了《学习的罗盘2030》,计划未来用更加创新的方式来测试出各国学生“在陌生环境中的自我导航能力”。
评价就是一根指挥棒,它的变化会释放出很多信号,PISA测试的持续改进告诉我们,比起考知识、拿高分,未来更看重的是学生有没有学习动力,是否知道学习的意义,以及拥有了哪些核心素养。
1.1我国现状
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2020年新增9大专业的消息,分别为氢能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跨境电子商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冰雪设施运维与管理,这都是当前需求最旺盛的专业,5年前这些需求根本不存在。
而且2019年年初的时候,教育部已进行过一次本科专业大调整,撤销416个老专业,增加241个新专业。
2015年到现在,4年时间里,我们国家实际撤销的专业高达924个,新增专业将近8000个。
说明什么?新行业诞生、新岗位更迭的速度在加快,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在加快,但是我们没有感觉有这么快。
结论:一个大学生,很可能刚毕业,所学的专业就没了。学校里学的工作中没用,职场急需的学校又没教。怎么办?直面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不再按照领域来划分了,而是由挑战组织起来的。
今天无论当初考试分数有多高,专业学得有多深,如果不能到真实世界里去解决一个个具体而复杂的问题,不能将所学转化为应对一个个挑战的解决方案,那就会不适应。
我们这个时代,知识的门类和专业分工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对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却越来越高。
培养真实世界中的问题解决者,来适应不确定的未来。
这是教育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从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为本,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才能拥有应对未来各种挑战的核心素养。这是教育的未来,也是我们终生学习者的方向和未来。
我记得给大家介绍的得到大学,就是面向这个方向的。说明得到敏锐的看到商机,得到大学看来是死不了了。
2.芬兰的新课程改革
芬兰被公认为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系。
2019年,芬兰不少中学的课程体系中,增加了一系列解决真实问题的内容。其中有一门课叫做“家庭经济”,这门课有时候在厨房上,有时候又要到菜市场去上,因为老师设计了一个核心任务,学生要学会烹饪一道既营养又美观的菜肴。
在芬兰,每门新课程都是通过一系列具体而富有挑战的跨学科学习任务完成的,这就是芬兰“基于现象的学习”。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把学习场景搬到了真实世界里,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掌握和记忆了多少知识量。
3.老师-情绪劳动者
以2019年为标志,教师正在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情绪劳动者。
学校正在“变小”,一个学校可能只有几十/几百个学生。教室正在“消失”,替换的是公共学习空间正在被打造,教室随着教学内容随时在变化和调整。教室正在变成一个多场景的应用,独立学习,同伴互助,小组合作,圆桌会议讨论,老师集中讲解,老师个别化辅导,作品创作于分享等等21种不同场景的学习。
在芬兰,只有8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才有资格培养中小学教师。2019年,申请赫尔辛基大学教育硕士的人数高达8500人,但最终录取的只有700人。录取以后,是五年制的本硕连读。期间,每一个学生不但要进行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法学习,还大量地添加了学习过程设计、目标规划设计、领导力、社会性情绪、合作教学、认知科学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这8所大学还配了好几所像医院那样可以进行临床实习的基地学校,保证学生们的实习经历从第一年的一周到第五年的八周。在实习学校里,一个老师一天中80%的时间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表现,深入了解孩子们内心在想什么,找到最佳时机给予激励。同时,在这一天的学习中,教师自己也是学习者,他们要用自己的言语、表情、肢体动作、奖励机制等很多手段来调动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拥有激情和动力去学习,老师要去创造一个个情绪体验峰值。
所以,未来一个教师如果仍然只是一个知识讲解与传授的角色,那么他将会被替代,而成为情绪劳动者,就无可替代。
反思:1.这不仅仅是教育的未来,也是我们的未来。将来的毕业生是要这样毕业的,我们是要与这些人同台竞技的,我们是否没问题?2.平平发的图片,90以上的工作是痛苦的沟通,但是沟通恰恰是我们未来的竞争力,无论对方多变态,说服她都是我们应该迎接的挑战,一种方式不行,想想想还有没有更恰当的别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