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这段重庆坠江公交车内监控视频一出,迅速刷爆网络,坠江的真相也浮出水面,大家一方面再次为14条遇难的无辜性命不平,另一方面愤愤肇事女乘客的作死和司机的不理智行为。
另一条高速车内监控视频也被网友翻出来。视频内上演同样的情节,乘客因坐过站要求停车未果,竟泄愤抢夺方向盘,汽车出现严重晃动,乘客惊叫,所幸没有发生意外。画面迅速出现一男子,飞踹肇事乘客,阻止了事态的可能进一步恶化。这一脚网友无不叫好,“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脚时就出脚!”。
但重庆这辆公车并没有这么幸运。驾驶员急打了方向盘,乘客中没有飞出踹脚哥。
01 5'17"的争吵,15人的遇难
公车上频频上演的人祸
快速回顾重庆事故公车视频呈现的事发过程:
9时35分,肇事乘客刘某上车,之后,刘某发现自己乘车过站。
10时3分32秒,刘某从座位起身走到正在驾驶的驾驶员右后侧,指责驾驶员。随后双方争执逐步加剧。
10时8分49秒,车行驶至万州长江二桥距南桥头348米处时。刘某用手机击向驾驶员头部,冲突升级到身体暴力。
10时8分50秒,驾驶员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刘某再次用手机击打驾驶员,驾驶员用右手隔挡。
10时8分51秒,驾驶员收回右手急打方向,导致车辆失控,与对向行驶的红色小轿车相撞,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重庆坠江公车:为什么在公共事件里我们都沉默|打破围观者效应对比以上两件起因相似事件,重庆事故发生前,从刘某起身到出手,刘某与驾驶员发生了持续5分17秒时间的争吵,冲突步步升级,很可惜车上的乘客却没有及时干预这场争闹。
51公里时速,1个未及时下车的乘客,1个被触怒的司机,14名无辜的沉默乘客,“合谋”了这起人为灾难。
无独有偶,刚过去的10月29日,北京678路公交车上一女乘客坐过站要求司机停车,司机因车辆已驶出公交站拒绝。该乘客突然用整箱手提牛奶击砸司机手部,致使公交车偏离方向,与一辆小轿车发生剐蹭。在事件中,乘客也稳坐在座位静静围观。
类似的事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频频发生,我们无法回避在公共场合甚至工作上遇到“撒泼”的人,当公共秩序受到破坏或他人需要帮助时,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选择了集体沉默?
02 旁观者效应
我不救,总有人会救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是一个社会心理学名词,指事件现场,由于旁观者的存在,个体的利他行为受到抑制,越多人一起目睹事件,人们越倾向于袖手旁观,受害者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这种现象违背常理,我们通常会认为在场的人越多,受害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越大。
“旁观者效应”概念的诞生,源于1964年发生在美国的一桩谋杀案。
1964年,一名28岁的女子在其纽约的住所附近被一个持刀歹徒袭击,整个过程持续了35分钟,凶手一度逃离,但很快又折返继续行凶,最后把她杀死。据报道,她有38个邻居目睹此事,但无一人出手相助或报警。
重庆坠江公车:为什么在公共事件里我们都沉默|打破围观者效应这一事件同样引起美国民众和媒体的广泛,认为冷漠已经成为大城市的一个特征,美国社会正在变成一个冷漠的社会。
两个心理学家约翰·达利(JohnDarley)和比伯·拉塔奈(BibbLatane)研究了所有关于这个事件的报道后,提出无人帮助吉诺维斯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她的邻居多达38个。人越多,就越没有人去帮助受害者,因为责任被分散了。
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冷酷无情,或是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是不同的。当他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提供帮助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从而产生一种“我不上,有别人上”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重庆坠江公车:为什么在公共事件里我们都沉默|打破围观者效应在这些公车类似事件中,在座乘客都清楚地了解肇事乘客的无理行为,相信大部分人都内心激起过或多或少的正义感,并产生了上前制止的念头,但念头可能一闪而过就退缩了,看到大家都没冲上去自己冲上去挺傻的,还是who want who up吧,与此同时我们却会期待其它人去施加帮助,维护规则和正义。
从社会比较理论分析,社会上每一个人对所发生的的事情都有一定的看法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但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在行动前会比无人在场时更加小心地评估自己的行为,并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和他人进行比较,以防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当他人都不采取行动时,就会产生抑制自己采取行动。
03 打破围观者效应
不会有超人来拯救世界
单纯的指责甚至批判并不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该如何打破“旁观者”效应呢?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梅利莎·伯克利博士提出如下建议:
1、如果你是旁观者,发现情况模棱两可,一定要忍住观望的本能。
2、如果你认为有人可能需要帮助,就应果断采取行动,毕竟出洋相只会窘几分钟,而你的行动或许可以救人一命,甚至救自己一命。
3、如果现场还有其他人,你要意识到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推卸责任,只要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担起责任。
4、当你还需要发动更多的人一起帮忙时,你要指定具体的人,具体的指定会打消人们推卸责任的心理。
一旦你不幸成了受害者,需要别人的帮忙,请记住:
一定要让周围的人明确知道这是危急状况,你要主动让旁观者中的一个人感到有责任,帮你渡过难关!在一大群看客围观之下,我们以为大声求救肯定会有人出手,但正确的做法是,死死盯住一个人,向着他恳求,告诉他你需要帮忙。这会让他突然感到帮你是责无旁贷的事,而且会带动其他人一起帮忙。
04雪崩时,到底是哪片雪花的错?
没有超人的世界
如果时间倒退,亦已遇难的刘某一定愿意耐心等到站下车,驾驶员一定愿意保持职业冷静;14位乘客一定愿意出手劝解。设问,如果事件再次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会选择什么行为?
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是我们生活的共同体,个人既有个体属性,又具有重要的社会属性。
固然,安装防护栏,健全法制,建立更完善的社会机制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在公共事件中,当规则尚有缺位或被打破时,亦需要相关者的合力来共同维护、重塑社会规则,当他人或自己受害需要紧急援助时,同样依赖社会的援助。
大多数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明辨是非,并不冷漠。
危机事件里,我们呼吁正义的挺身而出,我们会为“踹脚”哥拍掌较好,中国人历来对英雄侠客的故事津津乐道,在梁山好汉的小说里快意恩仇。我们期待行侠仗义的英雄出现、大快人心的事情发生。
然而,现实世界里,没有超人,也没有神灵来帮我们拯救世界,惩恶扬善。
重庆坠江公车:为什么在公共事件里我们都沉默|打破围观者效应社会也不会变成我们期望的美好,每天依然“闹哄哄”充满争吵、欺骗、灾难等。我们可能觉得世界越来越糟,无力改变世界,我们袖手旁观时,他人也在袖手旁观,每个人的沉默构成集体的沉默。雪崩时,每一片雪花都认为自己是无辜的。最终累积的效应是对社会、对自己的间接伤害,最后,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海明威的《丧钟为谁鸣》中写道:
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的
谁都不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一座岛屿
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份
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
欧洲就减少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无论谁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
因为我孕育在人类之中
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每一场为我们所关注的不幸,如在热议下能引发我们严肃的思考、切实有效的哪怕一点点改变,那么至少这场于个人的不幸,对于整个社会是有意义。
毕竟,我们在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中,理应不断进化着,不再想退化成鲁迅笔下只会围观的路人甲乙丙丁。
无论雪崩时是哪片雪花的责任。最重要的是,在没有超人的世界里,我们是否还能一起将这辆翻滚下去的车拉回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