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以文会友自由写
文化之峰——乐舞与巫楚

文化之峰——乐舞与巫楚

作者: 听雨馆中客 | 来源:发表于2020-03-02 11:24 被阅读0次

先不谈《楚辞》,不谈屈原,来看楚的音乐和舞蹈。

王逸《楚辞章句》注“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汉书地理志》记载“信巫鬼,重淫祠”,这就是说,楚地偏僻,气候无常,多深山巨泽,尚巫教礼俗,原始意味的巫的传统相对来说延续了更长时间。

楚人的音乐混合了本地的乐曲和中原等地的正乐,舞蹈分“雅舞”和民间舞蹈。民间舞蹈主要便是巫舞。楚人喜爱欣赏“翘袖折腰之舞”,崇尚“偃蹇”而“连蜷”的舞姿。“偃蹇”,就是“腰肢婉转曲折的样子”,“连蜷”就是“长袖高抛回环的样子”。

汉代舞蹈俑

我们在屈原的文字中寻找乐舞。《九歌》,是屈原创作的一组祭祀歌曲,祭祀的对象是天神、太阳神、云神、湘水神等神灵。“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舞蹈与鼓乐,正传递着来自远古的乐舞精神。即使相隔千年,我们依旧可以透过文字,看到纷繁的乐章、流动的衣袖,领悟绝地通天的超能力与关于万物有灵的隐秘想象,遥远的乐舞,依旧美如初生。

汉晋之后,原始的巫术乐舞逐渐消失在历史的流沙中,可是,它并非一去无踪。透过书法、绘画、诗歌、音乐、舞蹈、服饰、器用、建筑、园林之中,我们看到了原始乐舞的飞动之美,曹衣出水、衣带当风,舞袖而飘摇,兴逸而神飞,那是华夏文化的审美精神;而流动在炎黄子孙血液里的至高信仰,是关于天地人文的豪迈想象,是虽九死其尤未悔的文化跋涉。

飞动之美——《朝元仙仗图》

秦统一了六国,汉成就了帝国伟业,但是从文化上说,当时最为辉煌的是楚文化。直到楚文化逐渐融入了大一统的王朝的合奏之中,才不再有楚国,不再有楚人。

但是,后人不会遗忘屈原、楚辞、湘水,不会遗忘帛画上流动的线条、高冠博带的大夫,楚还是这片土地的爱称,因为那象征着曾经的文化高峰——既是美学意义上的,也是信仰意义上的。

相关文章

  • 文化之峰——乐舞与巫楚

    先不谈《楚辞》,不谈屈原,来看楚的音乐和舞蹈。 王逸《楚辞章句》注“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

  • 列传-莫愁女传

    莫愁女传 莫愁女,故大楚巫女。少活泼,好剑术,欲习之,其父不准,数求之,楚巫方许,常舞剑于庭中,快然自足。会楚巫因...

  • 楚地巫文化对道教影响

    在古代楚地的民俗文化中,“巫术”尤其盛行,故有“楚人崇巫”之说。 “巫”,《说文》言:“巫,祝也,女能视无形,以舞...

  • 蓝善清:《楚辞》根脉之郧阳巫文化

    《楚辞》根脉之郧阳巫文化(二) 蓝善清 学术界一直认为巫文化是...

  • 读《华夏美学》-“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南楚故地(今湖南一带)与中原北国不同,在屈原之前巫风未被儒家文化所侵染,充满了远古遗迹流传下来的绚丽文化根基:想象...

  • 战国策―苏秦为赵合从

    【原文】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

  • 楚讨陈夏氏

    楚讨陈夏氏,王欲纳夏姬。 时有屈巫者,楚之申公也。 屈巫闻此讯,力谏其不可: 初衷讨有罪,焉能贪美色? 贪色为大罚...

  • 大陆之荒,司巫与凤,大陆之末,司凤与巫—————————————————————— 王昭君,北夷的天命女巫 正座上...

  • 杂论 || 酒与文化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中国文化与“酒”,有着剪不断的别番滋味。从夏到商,五帝时期的巫祝文化由盛而衰,与之...

  • 悠悠华夏,寻根溯源

    巫祝民俗文化之~关于“年” 在巫祝民俗文化的传说中,年又叫做“夕”,过年的那一天,又叫做“除夕夜”,除夕除夕,就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之峰——乐舞与巫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kpk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