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宁译本》观后感
这部电影幕与幕之间衔接自然,主情节和次情节构成明线和暗线互相交替,将观众带到影片最终的高潮,剧本可称合乎规范,电影更堪称典范。
电影的第五分钟,即确定故事的主要冲突:威严苛刻、行为古派的哈里斯教授并不受学生和其他教师的欢迎,并且即将被解雇。主情节也随之展现,在荧幕上的九十分钟里,哈里斯教授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己的态度需要经历一场深层和不可逆转的革命,从生活而言,他需要打破被边缘化甚至被轻视、欺凌的局面,从内心而言,他需要解答一个关于生活的终极问题:如何找到爱和自我价值?
生活就是冲突,冲突是生活的本质,《布朗宁译本》解答的便是自我的冲突。
随着主情节展开,影片的次情节也依次铺开,这部影片的两个次情节拥有三个不同的主人公。第一个次情节的主人公是新任教的吉尔伯特,他如何在学生中树立威严?他设想改革语言学系,更注重时髦的德语、西班牙语等语言的教学,这与固守传统,坚持希腊语、拉丁语教学的哈里斯之间亦存在分歧,这一分歧也抛出了诸多大背景之下,隐性的问题:
学术传统如何回应学术创新的要求?
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古典的、沉潜学问的治学方式如何坚守与传承,对学术发展的新潮流如何吸收与融合?
第二个次情节的主人公是化学教授亨特,他与哈里斯妻子劳拉私相授受的事,在校园中似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劳拉不顾一切地奔向亨特,希望与“从一开始就没有激情”的哈里斯离婚,与亨特携手下一段人生。婚姻的破裂成为哈里斯中年危机的另一个侧面。回首过往,如何面对和处理好感情中的症结?
昔日的梦想和激情也依然散发出光芒、温度,仿佛来源于生命本能的召唤,应当如何回应,重拾旧梦?
如果说吉尔伯特次情节所提出的问题是理性的,那么亨特次情节所提出的问题便是感性的。比如,亨特害怕地下恋情被人知悉,劳拉则希望与亨特厮守一生,甚至不惜以死相逼,亨特对劳拉的逼迫显然持回避的态度。
观影至此,我不由得一惊,相似的情节何尝不是一次次地在现实生活中上演?
被压抑已经的激情终究喷薄而出,甚至有点疯狂的意味,却可能将自己推向更为孤独的边缘。哈里斯在影片的最后放开了劳拉,也放开对这段婚姻的掌控权,而劳拉是不是也能放下追逐充满激情与才华,甚至能够炫耀的爱情的执念,发现真正能使她满足的并非爱情的附加品,而是爱情本身。
哈里斯,一个人的一生,几乎是从生到死的整整一生,便被悉数捕捉进《布朗宁版本》的淡入和淡出里。
这是一个电影弧光闪烁在主人公哈里斯内心的故事,反过来说,哈里斯之所以成为本片的主人公,是因为其在影片中经历了一场悄无声息的改变,找到了一个值得继续生活下去的人生。
影片通篇都在探索自我实现的问题,亦或者说,如何成为你自己。
成为自己是一场漫长的修行,甚至是一场漫长的救赎。我们一面期望能够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另一面则希望遵循内心的直觉和激情。
时代的潮流可能会欺骗人,但是激情不会。
直觉则告诉我们,不是我们能够做什么而去做它,而是我们天然的就该干这个。现实生活中,自我实现的两个侧面总是循环往复地较量,紧张度不断加强,直到危机转折点处,它们在人生的每一处转折点迎头相撞,比如高考填报志愿、大学毕业、升职加薪或者转变行业等等。
一次长途旅行之中,我与一位生意人聊天,社会主流的观点倾向于女孩子找份稳定的工作,不太辛苦,他的观点却颇为有趣。他说,先折腾五年,即使亏光,还有家回,回家有口饭吃,够了。
把所有想法试一遍,第一年可能亏本,摸索改进方法,第二年可能亏少点,第三年平本,第四第五年开始赚到钱。如果干两三年都没有看到发展,自己适不适合这行,心里都有数。现在不干,你会后悔,干了不行是我能力不行,不合适这个行业,会认。
他说话短促、有力,把一句话重复了三遍:你要做自己的主体。
我时常想起这句话,自我实现的一面独立、自由,甚至近乎一个梦,另一面则是通向理想的现实路径,不可避免现实的琐碎,每个人都苦心孤诣地寻求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于我而言,这个自我实现的平衡点便是过审慎、负责任的生活,同时信仰:有意义地生活也就是置身于永恒的风险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