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孩子无意中看到我之前写的日志里有提及曾被他感动的小事, 他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反复看了好几遍才还我。结果到晚餐就餐时我惊讶地发现平时从不主动照顾人的他早早给我打好了饭菜,在那乖乖地等我着一起共进晚餐。我再次被感动了,真诚地感谢了他一番,他满脸兴奋,嘴里却非常谦逊地说:“这点小事也会让你感动?有点小题大做了吧。” 然后吃饭晚餐后他又开开心心地帮我收拾桌椅,放好碗筷,弄得我有点“受宠若惊”。
知子莫若母,我理解孩子为何会突然表现地如此绅士,那是因为我在日志里所提及的感动激发了他的自我价值感。在他的心目中,能让人感动是一件很值得自豪的事情。之前他一直觉得能做到让人感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现在突然发现举手之劳都可以做到,那为何不多做一些呢?在他主动为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
看着孩子开心的笑脸,我想起了自己的工作。我也曾经有过很多这样的时刻。每当通过自己与团队的努力取得某种成果、或攻克某种难题时,只要一想到它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不管这种价值是否被他人知悉,我都会感觉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哪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很多、个人回报却微不足道,也不会影响这种快乐的存在。因为我觉得个体渺小、人生苦短,如果一个人能在有生之年做了一些事情,它不一定非要轰轰烈烈,但只要能证明自己曾经让这个世界变得有那么一点点美好,他就有“资格”和底气为自己感到骄傲,并以此证明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纯粹地消耗粮食。而如果有一份这样的工作,它高薪轻松离家近,但如果对社会没有任何价值,那我想我一定无法坚持下去。或者说,很多人也许会自以为渴望这样的工作,它毕竟能让你获得比较理想的物质利益,而且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但时间长了却未必。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实验很简单,就是支付工资邀请普通人做一样手工品,做完之后直接销毁,反复多次,然后每次递减工资,很快这些参加实验的人都断断续续放弃了。这些人反馈说,一开始他们是奔着工资去的,后来慢慢觉得这样的工作没有意义,并且这种感觉会与日俱增,随着工资的递减,他们的内心就开始思考这份工作存在的必要性,结果思考越多,内心就越煎熬,觉得是完全在浪费自己的生命与社会资源。这个时候即便再抬高他们的工资,他们还是无法排解内心的价值缺失感,难以感觉到工作的快乐,最终还是会忍不住离开它。
这种因为价值感的缺失而带来的不快乐其实存在很多的组织与不同的岗位当中。
想想我们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最看重的是什么?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发展机会、还是岗位价值?在这些因素当中,它们分别排在第几位?你的这些选择与偏好是否蒙蔽了你对工作价值的全面感知?......
再回忆一下亲朋好友聚会时的情景,我们在询问彼此工作的时候,我们经常问的是薪资水平,还是开心与否?此处的开心是否包含了对工作价值的感知?当你的工作待遇远远不如对方时,它是否会影响你对自身工作价值的正确解读?......
我们还可以客观观察一下我们所处的组织与我们的顶头上司,他们最在乎的是什么? 金钱、名利、稳定、混日子、提供给社会的价值?如果他们对这些东西都在乎,那排序是什么?他们的价值观是否动摇了你对工作价值的追求与认知?.....
我们不妨再将视野放宽一点, 客观分析一下我们周围的社区、组织、权威机构、甚至世界上各种主要影响人物,他们到底都在追逐什么?如果他们追逐的的方向违背了价值原则,社会的游戏规则又是怎样对他们进行“奖惩”的?这些奖惩结果的“公平公正”是否影响了你对工作价值的正确认识与守护?.....
看清楚这些问题后,估计我们就可以大致明白我们为何快乐不起来的根本原因了。
当然, 我们不能将所有的问题剖析开来后什么也不做, 作为单个的个体,我们最容易改变的无非就是自己了。如果你想获取发自内心的快乐,你要做的就是挖掘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并尽力做成一些事情;与此同时,多多鼓励他人发现他们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所在,推动他人去尝试获取成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警惕“完美主义”、切忌“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对任何人都得“三七开”,要耐得住“寂寞与清贫”,少点较真,多点正面推动,“扬善抑恶”,否则你很有可能会感觉到“自己就是天下一傻冒”、“被人无限压榨利用”、“活得无所适从”、“反复纠结要面包还是要自尊”、一直“钻进牛角尖里”,极端时还有可能被当成“社会愤青”、受人排挤、甚至遭遇小人暗箭。作为普通人,我们只需要找到自己的价值感,能够多那么一点点发自内心的快乐,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