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两天时间,终于听完了《投资心理学》这本书的拆书音频,虽然没有自己去精读过,不过通过大神的拆解,也算是了解了其中的精华,我也有所收获。有所收获的话,就算是我读过了吧,嗯,我的书单又加一篇,给自己赞一个!
投资虽说是一项金融行为,需要较强的金融专业知识,但是不能说只要学会金融专业理论就能做好投资的。纵观市场,投资大神几乎都不是金融专业出身,反而更多是那些对人性有深入研究的人。这足以说明,要做好投资,必须对人性,对心理学有所研究,这就生成了一个学科,叫行为金融学。
投资过程中很容易会有一些心理会决定你的投资行为,书中逐一进行了介绍,由于很多名词比较专业,我也记不住,这里我复述一下:
1.过度自信心理
很多人对自己的能力是充分自信的,如果去问炒股的人他的炒股能力如何,他一般都觉得自己在中等上水平;或者你去问司机驾驶水平如何,他也会对自己有这样的评价,其实真相很多时候并不是如此。
过度自信会有两个表现,一个是会造成对市场产生错误的估计。第二会容易自负,他觉得任何失败都不是由于自己的错误,通常会将所有错误归咎于外界。
过度自信的人在投资市场上通常会频繁操作,并且倾向于重仓高风险的个股。
市场上这样的人多了起来,会造成交易量大幅增长。
2.自豪和懊恼心理
在投资市场上,很多投资者有时候会因为自己的某些行为产生自豪和懊恼的情绪。有因为做了某件事而懊恼,也有因为没有做某件事而懊恼,其中前者给投资者带来的痛苦却更大点。例如,你坚持买一组固定号码的彩票,某天你换成了朋友的号,结果那天你的号码中奖了,你的懊恼情绪会是什么程度,反过来,你没换朋友的号,而那天朋友的号中奖了,你的懊恼情绪与前面那个比较孰轻孰重?
投资中的心态很多时候跟你心理上的参考价格有很大关系的,价格一旦达到你的心理价位,哪怕不是实际的最高点,你的投资心态也是积极的,反过来,哪怕到了最高价,但是没到你的心理参考价,你也会有点失落。
很多人在选择参考价格的时候,都喜欢看上一年的最高价。
假设某个人手上有两个资产,一个是盈利的,一个是亏本的。此时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卖掉盈利股票,一种人是卖掉亏本的及时止损。第一种人的行为称为储置效应,第二种人其实就是恐慌心理了。这两种人的行为对市场的走向影响是相反的,那么市场到底往哪里走,就看这两类人的比例了,这也就是市场价格随机漫步的原因。总之,市场不可预测,究其原因,还是人心不了预测。
今天就复习这两类心理偏差,也希望帮助看到的人理解,有问题可以一起探讨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