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人生百味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作者: 冬至雏菊 | 来源:发表于2022-07-18 18:37 被阅读0次

石头房子修好以后,张老汉提出把老四从家里分开,用抓阄的方式分家分房子。

左手边三间石头房子分给老四,右手边三间分给老幺。张老汉说“老幺没有成家,修房子的费用由他当父亲的出,老四出八千,要求老四的女友留下来帮着在家干点家务活”。

修房子的时候,老四媳妇还算不算媳妇,因为没有正式过门领证。

愿意留下来修房子完全是出于考虑老四的感受。

在1992年的时候,八千块钱不是一笔小数目。

修房子的石头是在自家地里下打的。

修房子花钱的那部分费用主要是伙食费和盖房子用的木料以及盖瓦的一些费用和工人的工时费。

九十年代初期的物价不像现在这么高。那个时候就算修栋两层高的砖混的上下三间楼房也花不了三万。(我姐那时也是在94或是95年之间修的上下三层高的砖瓦小楼房所有费用也没有超出3万这个数)。

家名义上是分了,但是老幺并没有按照张老头分的那样住在分给自己的屋里,而是抱着白花花的棉絮住进了分给老四的房子里面。

张老头和张老幺他妈也没有说他们老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就由着张老幺的性子占了分给老四的房子。

老四媳妇没有争也没有闹,也不去找谁理论,她清楚在这个家里,除了干活有她的份儿,其他的事情还轮不上她有话语权。未来的公公婆婆是偏袒他们的幺儿的。她默默地把他们拿剩下的最后一张又旧又硬的棉絮抱到分给老幺的房子里。(因为分给老四的房子被老幺占去了,老四又不在家)这些委屈善良的老四媳妇都默默忍受着。

那时正是寒冬里,西南地区晚上的气温很低,只有几度,又是新修的石头房子,湿气也重,房子没有住过人温度也没有起来,每天晚上老四媳妇都会被冷醒好几次。她把又旧又硬的棉絮紧紧的裹住自己冻得瑟瑟发抖的小身板儿……多么可怜的人儿……

在没有分家之前,老四媳妇还和老幺与老幺的母亲因为一点小事情争吵过一次。

那天老幺指着老四对老四的媳妇挑衅的说:“他(指老四)是你啥子人?”

对于老幺的这种故意挑衅和羞辱性质的提问,老四媳妇强忍心头的愤恨说:“他是我男人!”

老幺接着又对老四说:“你把你的你人喊起走!”

老幺之所以敢这样目无尊长,肆意激化矛盾的原因有一点离不开他父母对这个幺儿的溺爱的。

一次伍儿(老四媳妇)在厨房帮他们一大家人做饭的时候,看见老四的三哥不明原因的突然拿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棒用力的朝着老幺的后脑勺甩过去,老幺被这突然的一击打到在地,他后脑勺被木棒击中,后脑勺给打流血了。他摊在地上哇哇的哭。这个时候张老头从屋里跑出来,当场就给他的三儿子跪下了,给他三儿子使劲的磕头作揖,嘴里面说到:“我生的,我来教育,我生的,我来教育,你不要打他......”

老三不会无缘无故的去用木棒打自己的要幺兄弟的,打他一定是有原因的。

老三看着自己的父亲给自己跪下,老三的火气一下子就没有了,他扶起张老头,眼里喷射出对张老幺及其愤恨的目光。后来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这个时候老幺的母亲也在旁边开腔了:“她(老四媳妇)干活不得行,没得力气的,拿来咋子嘛!”

老四媳妇想到自己在老四他们家,帮他们白干活不说,还遭到未来的婆婆和未来的小叔子这般的羞辱和轻视,她再也忍不住委屈的哭了。

伍儿边哭边说:“你们现在房子修好了,不要人了,就说我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我是怎样来的就把我怎样送回去!我家离得远,你们想咋欺负我就欺负我。呜呜呜……”

伍儿委屈的哭诉着。她一边哭一边想,修房子的时候,给一大家人和请的工人师傅做饭,切菜时把自己的手指切伤了,左手食指切掉一大块肉,鲜血直流,自己简易包扎了一下接着干活,大冬天照样用刺骨的冷水洗菜,烧火做饭也没有说休息一下,更没有人来关心她一下。在帮他们家挑土的时,又重又沉的担子压在她瘦小的肩膀上,疼得直往她心里钻。人在受尽屈辱的时候是会想到反抗的。这时候一种想要离开这个屈辱的鬼地方的想法在伍儿的心里由然而然的升腾起来。

她对着老四说:“我不和你在一起了,这个地方我待不下去了,这地方不是我能待的地方。这里的人太凶太险恶了。”

这时候,张老头说话了。

张老头说:“你(老四媳妇)要走可以,你把这一段时间的饭菜钱算清楚,把吃了饭菜钱给了你就走!”

老四曾经对伍儿说过:“你要对我妈妈好,不能拿气给她受,不要像我前面两个嫂嫂一样,经常给我妈吵架。我相信你不会的。”

年轻单纯的伍儿哪里会想到老四的父母和幺弟会是这样的人呢?

没有过门的儿媳妇,在他家帮忙修房子,把房子修好了,未来的公公婆婆和小叔子不但要给伍儿气受,提出要和他儿子老四分手的话,还要把吃了的饭菜钱算清才放她走来威胁伍儿。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人家?就算是请的长工不给工钱也要管饭,更何况是自己未来的儿媳妇。

这家人真的是非常的刻薄也恶毒!

伍儿感到又委屈又受辱,她一边哭一边说:“你们明明晓得我现在付不清吃了饭菜钱,你们还要逼我!去找你们村的队长、妇女主任来评评理。我到底哪些地方有多错!我就算是死也要死个明白!”

这次争吵碰巧老四回老家来,这个时候老四在一旁说:“伍儿是我选的人,她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清楚,她在家从来就没有干过这些重活儿,还愿意留下来帮到家里修房子,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你们怎么能这样对待她!”

老四亲眼目睹了自己的父母亲和兄弟是怎样对待伍儿的,终于明白了之前听母亲说前面两个嫂嫂拿所谓的气给她受是怎么回事了。

老幺和他父母听了老四说这些话就闭嘴没有再说什么了。

直到现在,老四媳妇都没有把她在婆家受过的这种屈辱说给娘家人听。她不希望娘家人为她担心。

当初伍儿的父母第一次来老四老家的时候,她母亲就对自己的女儿说:“伍儿,你要是嫁到这么远的地方来,某天被人家欺负了打死了我们都不晓得啊。”伍儿的母亲是出于心疼自己的女儿才这么说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伍儿的父母担心是不无道理的。

现在很多人都这样说,有女不远嫁。伍儿受的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但是伍儿不顾父母的反对,就是认定了老四这个人,她认为是给老四过一辈子,又不是给老四的家人过一辈子,不去理会他家里人是什么样的人。

那个时候的男女恋爱关系都是比较纯碎的,少了对物质的需求。精神上的富足高于一切。

伍儿是个能干也很能隐忍的善良的女孩。她和老四是在培训班认识的,算是师兄妹吧。当初也是她鼓励老四走出这个窝凼儿到市里开铺子的。

说起老四去市里开铺子的时候还有个小插曲。

老四给张老头说要去市里开铺子,张老头表示反对,他对自己的儿子说了一句很伤人的的话:“外面的钱多好赚嗦,你要是在外面赚的到钱,我手板心煎鱼给你吃!”

老四在伍儿的鼓励下,没有理会张老头说的话,他们揣着仅有的二十四块钱去市里开了个很小的维修铺子。

铺子很小,是个三角形的。所谓门面其实就是有一扇用木块排成的窗户,白天把木板拆下来露出一米左右的窗台营业,晚上再把木板一张一张的放上去排好算是关门打烊。晚上还要在这个又小又窄的地方把一张又窄又旧的单人钢丝床铺开睡觉。日子过的十分的清苦。

    老四和伍儿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省吃俭用的存下了八千块钱,厚道的老四把全部积蓄拿回家里修了房子,就给自己留下几十块钱的生活费。

老家房子修好以后,老四 把伍儿接到了市里,这样老四可以去客户家上门维修,伍儿守在铺子上帮忙。这样一来,既不耽搁生意还能留住客户,客户也不会流失别的维修店。

1994年的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四和伍儿盘下了一家电子元件配件店。

由于之前的积蓄都拿老家回修房子去了,现在盘下来的这家店的存货也要五千多块钱。转让铺子的大姐要求他们要在短时间内把余下的钱付清,于是老四回老家找张老头去帮他借钱。

张老头找人给老四借了两千块钱,四分的高利息。

为了能把生意做起来,老四还是硬着头皮借了。

那个时候,老四的二哥和三哥老家也正在修房子,但是二哥和三哥不管手里再紧,还是伸出援手帮忙凑钱给老四把配件铺子开起来了。

俗话说,一娘生九子,九子不同样。同样是一个父母生的,二哥、三哥、老四都不是那种不讲道理耍横的人,就老幺一个人特别。

由于老四和他媳妇都是那种厚道耿直的人,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好。

老四想着老幺没有成家,也没有其他技能,就想着把老幺也从农村拉出来做生意。

老四要给老幺开铺子的时候,老四也给伍儿商量过,伍儿思量过后说:“给老幺开个配件铺子容易,但是这个也需要一些专业知识,老幺做这一行怕不适合他,不如给他想点其他办法。” 老四没有听伍儿的建议,还是执意坚持给老幺开了个配件铺子。

于是,老四就在当时的合大市场找了个铺子。请人做好货架,摆好玻璃柜。把配件货物都准备齐全。就等老幺坐当老板了。

老四对老幺说:“我给你铺货,你只管卖,利润你全部得,你把本金给我就行了。”

从帮助老幺开个铺子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不管老幺之前怎样,老四和伍儿都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他们还是那样很念兄弟情分的人。

一九九八年的时候,只要坚持,生意还是不会很难做的。不会像现在这样信息这么发达,价格这么透明,生意难做。

老幺坚持做了不到两个月的我时间,就把他哥给他开的铺子关了回老家去了。

老幺说:“你喊我做这个生意,我懂都懂不起的嘛,人家四姐跳起脚的来反对,你更要我做这个生意。”

结果老幺把做生意的失败,全部归功于老四硬要他做他不懂的事情。在耍赖的时候也把伍儿也怪罪进去。

老幺回老家以后,过了一段时间,一天下午张老头来到老四的铺子上,冲着伍儿阴阳怪气的叫喊到:“老幺亏了好多钱嘛,他亏了好多钱我来陪!”幸好当时没有顾客来铺子上买东西,不然看到这个场面是很尴尬的。

那天老四也不在铺子上,伍儿也没有和张老头计较。

伍儿云淡风轻的说:“谁喊他赔钱了?你不要想那么多,没人喊他赔钱。”

张老头听了伍儿说这话,把脑袋往一边一偏悻悻地走开了。

伍儿从来没有在老四面前提过他父亲来找过她说替老幺赔钱的事。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四还是想为老幺找点活干。

老四平时找人为他拉货的时候,认识了一些拉三轮车的人,久了就成了熟人。

老四从拉三轮的师傅口头了解到,拉三轮算不上什么技术活,只要肯干,一天下来除去开销,也有好几十块的收入。

于是老四又为老幺找了拉三轮的活。

老幺拉三轮也没有干多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老幺就说拉三轮还是恼火,累人不说,这拉三轮也不是什么体面的活儿,屁股上又长了疮。他又跑回老家去了。

经过这两次,老四再想不出该怎样帮老幺办法来。

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了十多年,老四的生意越做越好,由市里搬到了省城。

就在几年前,老幺离婚了。

老四听说自己的幺兄弟离婚了,又萌发了要帮他这个又倔又犟又耍性子的幺兄弟一把。

石头房子经过二三十年的风吹雨打,房顶的土瓦(用泥巴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瓦)已经破败不堪,一到夏季,遇到刮风下雨的时候,房间里的雨水顺着破陋的烂瓦片倾泻下来,屋里到处都是雨水,就算把家里的盆盆罐罐都拿出来接住雨水,也当不住这倾盆大雨向着不损瓦片的浇灌。

老幺就在分给老四的石头房子里住了二三十年,家里也没有什么变化,他家里睡的床和床垫都是老四家里淘汰下来给他的。

为了改善老家居住环境,由老四牵头开始计划修建新的房子。

老四定个规矩,房子的总造价是多少,老四就出总价的三分之二,老幺出三分之一。

由于老四生意上忙不过来,就有老幺全权负责修房子的事情。

经过一年的时间,老家的新房子总算修好了。

新房子修好了,两月以后就过年了。老四一家高高兴兴的回家过年。(二十多年以来,老四一家还是第一次回家过年,往年都是回到丈母娘家过年或者就在自家过年。)

回家过年那天晚上,老四一家从两百多公里的省城赶回老家,看到新修房子的自己家里没有做卫生,地板上、窗台上、衣柜里、到处都是灰尘。伍儿心里正疑惑的时候,老幺在一旁说:"我女儿说的,各人的房子各人打扫。所以你们就自己打扫一下吧。”

晚上开两百公里回家已经很累了,还要打扫房间才能住下,老四媳妇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

老幺和他父母又盼着老四一家回来过年,可是回来了又一点温暖也感觉不到,冷冰冰的。伍儿心想,这样还不如不回来呢。但伍儿很快又想通了,这点辛苦又算什么呢?毕竟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多好。

第二天老四找到老幺谈他的个人问题。问他离婚以后又什么打算,要不要再找一个。

老四始终是太把他这个老幺兄弟当老幺了。处处关心他兄弟。

老幺说,:“本来我还是不想离婚的,我女儿说,你放过我妈妈吧,你们离婚了二回还可以当亲戚走。”他才答应离婚的。

老幺说,去办理离婚手续那天,他前妻家里来了四五个男的。

这大概是怕老幺在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犯浑反悔,他前妻家里才来这么多人给他扎场合的。

老四劝老幺,离里就算了。重新再找。

老四托他二嫂给老幺再找个老婆。

二哥听了老四的话,在一旁说到:“老幺要想在这找个老婆的话,他的脾气要改一改才得行哟”。

这时候,伍儿在旁边说:“老幺除了脾气怪点其他没有什么不好的,你们给他介绍一个吧。”从伍儿帮老幺说好话这点可以看出,伍儿是个大度也不计前嫌的人。

没过多久,大嫂就给老幺介绍了一个重庆的女子。

这个重庆的女子在十多年前丈夫在上班的时候不小心出了事故,死了。剩下两个儿子,一个正在度高中,一个还在读小学。

老幺给这个重庆的女子交往了一段时间,感觉还不错。又是快要过年了,就送了这个女子两块腊肉。2021年春节前后的时候,猪肉不便宜,都涨到三十多块钱一斤了。所以能送猪肉算是很有面子的了。

21年春节后,伍儿找老幺的女儿摆龙门阵,老幺的女儿说:“不出意外的话,我爸爸今年可能就要结婚了,是不是你给他介绍的?”

伍儿被老幺女儿这一问给愣住了。

原来,老幺要再找一个老婆的事情没有给他女儿说。不然她女儿怎么会去问伍儿呢?

接着老幺的女儿说:“是我老汉儿喊我帮他清理手机里面的垃圾的时候发现的,我看了他们的聊天记录发现的,我老汉儿还送了那个女的两块腊肉。”

老幺对那个重庆女子有意思了,都送了东西给别人了,但是他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自己的女儿。

伍儿问老幺女儿:“如果你爸妈有望复婚,你支持不呢?”

老幺女儿说:“就算是我妈要和我爸复婚,我都会劝我妈不要复婚。我妈现在一个人过得多开心的。”

伍儿又问:“你是支持你爸妈离婚咯?”

“我支持我爸妈离婚,这个罪名我来当。”老幺女儿坚定的说。一副敢作敢当的神情。

老幺女儿是多么的维护她母亲的。

伍儿说:“既然你劝你爸妈离婚了,你就应该支持你爸你妈他们都再找一个伴儿吧。”

老幺的女儿听了没有任何表示。

伍儿说:“你爸这边都开始再找一个了,你妈妈那边也该再找一个了,毕竟两个人有个照应好一些,继续拖下去你妈年纪大了就不容易了。”

老幺的女儿说:“我妈这几年的事业正是巅峰时期,现在她要以事业为重。过两年再找。”

伍儿又说:“你现在也谈恋爱了,还是多了解一下对方,多相处一段时间在结婚吧。”

伍儿在这些方面就是瞎操闲心,人家也并不领情。

老幺女儿说:“我才不会那么快结婚呢,我拧得清楚的”

后来不到一年的时间,老幺女儿结婚了。

听出老幺的前妻也找了个男朋友。

伍儿又说:“现在这个新修的房子,其实主要也是为了你爸和你爷爷奶奶才修的。我们是不会回来给你们争房子的。”

伍儿之所以会对老幺的女儿说这句话,是因为老幺说过,他前妻说的,房子修好了,你四哥他们会回来给你争房子。

前面说过,张老头用抓阄的方式把老四和老幺分了家,左右两边都分清楚了,老四左边,老幺右边。结果是老幺去占了人家老四的房子。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不是一类人不进一家门。老幺女儿的习性和老幺也不相上下。

老幺女儿说:“不要看你们多出了点钱,我爸爸好辛苦哦,那么累的活儿,那么大的太阳,啥子都是他一个人干,外面人都说我爸是傻逼,你们就多出了点钱而已。喊四爹(老四)去给干活的工人散根烟他都不去散。”

老四媳妇听了没有说啥。

老幺的女儿说她有些冷了,下楼休息去了。

从老幺占了分给老四的房子,老四依然不计前嫌的帮老幺垫本钱开铺子,到帮他到城里拉三轮,离婚了找人帮到他再找媳妇,直到帮助他把房子重新修好,老幺都能说出他不满的地方来。

帮他垫钱把铺子开好,让他不操心直接坐当老板,干不起走了说是他不懂,还要硬要他干,拉三轮说是这活太累,不适合他,帮他找媳妇,结果被女儿发现了又不敢给女儿承认自己有想再找一个的想法,还怪老四给他介绍的啥子人,说重庆那个女的是想把他弄来当上门女婿,帮他把老家新房子修好又说自己累了苦了。

老幺的女儿因为伍儿把那天谈话说给老四听了,就骂伍儿是“渣渣”。说伍儿他们家管闲事,有啥子资格去评判老幺一家。说那天伍儿和她的谈话,她都录了音的,手机里面的录音全部都在。

老四对老幺一家的好,老幺和他女儿并不领情。或许在他们心里就是这样想的,谁让你来多管闲事,自做多情。

伍儿想到老四平时啥子事情都为老幺着想,连关心自己家人的心思的时候都没有,到头来在老幺和他女儿心目中,老四一家人就是自作多情,爱管闲事,气都不打一出来。

伍儿对老四说:“以后你要是再管老幺的事情,直接把你送回老家和老幺一起过日子,再也不要回到自己这个家来了。”

扶弟魔式的帮扶不知道造就了多少不懂感恩的人,同时也给多少父母助涨了宠幺情怀,给多少原生家庭带来了不幸。

相关文章

  •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家乡的早春,没有姹紫嫣红,金黄色的油菜花在风中相互致敬,新吐绿芽的柳树在池塘旁欲欲跃试,一望无限的土地,默默的在等...

  •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老家在潜山黄柏的一个小山村。山村在镇的最南边,“昆仑寨”和“马安叉”两座山高耸入云,它们像两位慈祥的老人,将山村轻...

  •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那天看着电视里的综艺节目,看到著名演员王丽云和她的小搭挡,唱起了那首耳熟能详的《妈妈的吻》“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

  •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秋高气爽的日子,想到这么一个郊外走走 线稿

  •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利用春节期间,回到了我童年时代住过的小山村----父亲的老家镇沅县回约村,行前在网上查询了镇沅的有关资料,做足了行...

  •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有个坐落在内蒙古的一个小山村,名字还挺好听,叫东向阳。每次填表的时候都要写上莫旗西瓦尔图镇东向阳村,超级长,大家都...

  •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我的老家就在这个小山村,没有城市的华丽与喧嚣,却有我儿时的梦。 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 白羊肚手巾艳丽的舞姿,时刻透露...

  •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临近中秋,又是一个不回家的节日。自出来工作以来,往往只有过年才会从外地回到老家,而每次都会有一些变化,因此对老家的...

  •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 今天网络上已被“妈妈”这两个字刷爆了,因...

  •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文/莲儿 你说,如果再不用笔记录下这些美好的东西,当我们真的老去的那一天,人生该是多么遗憾!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pl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