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 个人转载本文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 如果你现在内心浮躁,请关闭这篇文章;
- 精简的文字虽好,但大多无用,且无可操作性,跟没学并无二致;
- 为了可操作性,本文牺牲了精简,以“车轱辘话”代替,为的是让文字穿过身体,令其有用且可用;
- 所以本文需要逐字逐句地阅读,否则难以理解文中的逻辑;
- 如果你能顺利看完并理解全文,很荣幸!我们是同一类人。
撰文丨大胯
被我们很多人习惯性忽略的是:
有一项全球性的大众运动每天都在默默地进行,它参与的人数以亿计——包括学生们、家庭主妇、公司职员。
这项运动有着稳定的节奏——在放学、下班和晚间新闻之后,其规模会急遽扩大。
这项运动没有统一的公司或组织来集中运营,但是它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
它会使绝大多数的人失败,而且是经常性地失败,但是人们几乎每天都会参与其中。几乎没有另外一种事物能像它一样让人感动、苦恼、生气和高兴,它是全球情感的汇聚地。
但多数情况下,它都会被世人误解。
这是克里斯多夫·库克里克在《微粒社会》中对于“电子游戏”的描述。
它是许多人从现实世界进入虚拟世界的入口。只因全球的游戏玩家没有组成一个统一的联盟(比如奥林匹克),而是在屏幕前各自为战,我们才没有看清这项运动本身的样子。
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中学毕业考试之前,中小学生平均花费在课堂上的时间约为3000个小时,而花在电子游戏上的时间是10000个小时。每天有近5亿人在游戏上花费1小时,所有的地球居民每周花在电子游戏上的时间差不多是30亿个小时。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大型游戏是《魔兽世界》,玩家们在6年的时间里在这个游戏上花费了超过500亿个小时——将近600万年。
回到开头那个有意思的现象,据统计:
游戏玩家有80%的时间都在经历失败,需要重新打同一个关卡。但是他们为什么还会继续玩下去?
芬兰的游戏研究者在一个引起轰动的研究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玩家们继续游戏,是因为每一次失败,游戏都会清晰地告诉他们如何在下一次打得更好。
这里的关键是:
人类本来就是很懒的——人们懒得总结,他们希望游戏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办就行。
正因为这样,游戏让人们知道:继续下去是有可能获胜的——这是游戏最大的优点。换句话说,它告诉人们一个事实:
失败不是被打败,而是为成功做准备。
不得不佩服,游戏本身就是一个技艺高超的激励者。
反观现实,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遇到失败就容易放弃?
本质的原因是:
现实中的每次失败,很少能直接告诉人们下次如何做得更好。
再加上人类的“天生懒惰”——绝大多数人也懒得去总结失败的原因,所以“放弃”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大概率且大范围”的事件了。
换个说法来看,如果模仿“贫富差距”再造一个词:“勤懒差距”。往往就能解决绝大多数人的一个疑惑:
“贫富差距”这个词,很容易让人们产生一种误解和幻觉,就是:上天对我不公。
这自然更容易激化整个社会的抱怨情绪。但如果换成“勤懒差距”就好多了——它更容易让人们意识到一个事实:
我对于自己每一个颗粒到极细的时间的选择,就是我的人生底色,需要负全责。
祝吉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