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500字悦读每周500字
总要给自己的行动找个理由

总要给自己的行动找个理由

作者: 我要撕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6-07 00:49 被阅读3次

 

在辽宁的一火车站,有一位老大爷突发心脏病晕倒。


正在候车的一位医科大学学生见状,立刻上前跪地为老人做心肺复苏。


最终,老人被就醒送医。


对于救人,这位学生称当时什么也没想,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而已。

 

人们习惯于认为,人在行动前就已经清楚他为何要这么做。

 

但是,我们做出的很多行动,并没有经过考虑。

 

就像上面那位学生帮助老大爷,更多地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就像我们我们会热情地为陌生人指路。

有时候我们吃饭也不是因为我们饿了,而是到点了该吃饭了。

 

上一篇文章中说到的“从众”,很多时候也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在从众时,我们压根就没意识到我们为什么跟风。

 

在某些情况下,外界可能会影响我们,让我们在不改变自身态度的情况下,去做某些我们原本不会做的事。

就像是一位刚进公司的新人,虽然他不喜欢聚会,但是迫于压力,他还是积极参加了公司举行的活动。

就像电视经常广告的蓝月亮洗衣液,虽然你觉得那些洗衣液去污效果都差不多,但是在超市时你还是会更容易买蓝月亮。

 

 

诚然,我们的态度确实决定了我们的一部分行动。

但是,我们还有很多行动是下意识的——我就是那么做了,但这跟我的价值观并没有关系。

 

当我喝纯牛奶时,我经常买伊利的。

因为伊利的更好喝吗?

不,其实我分不清伊利和蒙牛有什么区别。

那为什么我经常买伊利呢?

哦,可能是伊利摆放的位置比较显眼,比较好拿。

仅此而已。

 

 

行为有时候并不受个人态度的控制。

并且,行为有时候是可以影响个人态度的。

即有可能你做了一件善事,这导致你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善人。

 

行为可以在个人态度未形成时,塑造其态度;

行为也可以促使人改变其原有的态度;

 

 

01

行为塑造态度

 

我们如何判断对方是什么样的呢?

 

是通过对方的行为。

 

当我们看到有人问服务员,“请问,能麻烦给我给我一杯水吗?”

我们会觉得这人很有礼貌。

 

当我们听闻有人捐赠上亿美元用于慈善。

我们会觉得这人很善良。

 

 

我们是通过行为来判断一个人的,但这会产生两种极端结果:

 

特质归因,即过于看重人的影响。

例如:不成功都是因为不够努力。

 

情境归因,即过于看重环境的影响。

例如:不成功都是因为运气不好。

 

 

你可能会认为,有时将原因归咎于个人、有时归咎于环境,这很正常。

但是事实上,我们常常过于强调人的因素而忽略环境的影响了。

 

你觉得你铁骨铮铮,不受权威影响而去伤害他人?

米尔格伦的电击实验告诉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屈服于权威的压力,去伤害他人(即便是危及性命)。

 

你觉得令人发指的恶行,是由那些性本恶的人做出的?

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告诉我们,即使是身心健康的年轻人,到了监狱那种环境下,也会化身为“逆来顺受的囚犯”或“凶恶的狱警”。

 

 

大多数人会犯基本归因错误。

这种错误是指当人们要解释社会行为的原因时,会高估人格和气质的影响,而忽略环境因素的影响。

 

即使是我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也是如此。

 

 

在某些问题上,我们本来没有什么立场。

但是当要表明态度时,我们的行为会帮助我们建立立场。

 

有一天,有人问你为什么一直用这个APP听音乐。

你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但你会回忆你近期的行为,来推断原因。

最后,你很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理由,我喜欢这个APP,我感觉很好用……


而真正的原因呢?

可能是你半年前为了听某首歌,专门下载了这个软件。

单曲循环了100次之后腻了,但是你养成了打开这个APP听音乐的习惯。

其实就是你用顺手了罢了,并没有什么喜欢或特别好用。

(同样,这个例子也进行了特质归因,忽略了环境的影响)

 

自我知觉理论告诉我们,当问某人关于一件事的态度时,他们会先回忆与这事有关的行为,然后根据行为推断出他们对这事的态度。

(前提是他们原本没有明确的态度倾向)

 

虽然听起来很荒谬,但这与我们如何评价他人类似,我们也用我们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是什么人。

 

我原来并没有喜欢哪个软件,但是当你问我之后,我考察了我以前行为,我发现我喜欢网易云音乐

当你问我,我才为我的行动找了个理由。

 

 

02

行为改变态度

 

为了使自己(他人)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是合乎逻辑的,人们都会对自己的行为或信念进行辩护。

 

当人们体验到认知失调的时候,会自动地减轻失调以保证自己的一致性。

(当一个人同时拥有两种不一致的认知时,便会产生认知失调。)

 

假如你抽烟,同时你又赞同抽烟有害健康。

那么你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因为“我抽烟”与“抽烟有害,我想保持健康”之间产生了矛盾。

这个时候,减少失调的方法可以是戒烟,也可以改变想法——认为抽烟并不怎么危害健康。

 

当行为与信念产生冲突时,人们会通过改变行为或者改变信念以减轻认知失调。

 

但是行为一产生往往难以改变,所以被改变的往往是与行为不一致的信念。

 

 

人们通常用来减轻认知失调的方法有:

1.寻找更多理由,将两个认知关联起来;

2.让其中一个认知变得“无足轻重”;

3.改变一种不协调的认知成分,使之不再矛盾。

 

比如有个小伙子辍学去打工赚钱,但老师跟他说“读书能赚大钱”。

听过老师的一番话,小伙子产生了认知失调。

他会如何减轻失调呢?

 

改变其行为:不辍学了,再回去好好读书。

 

或者他坚持辍学,但是其想法产生了变化:

1.打工同样也能赚大钱,比如谁谁谁没上过学不一样也很富有……(在两者之间寻找更多一致性,以减少不协调程度)

2.新闻上都说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让“读书能赚钱”这个看法变得没价值)

3.我读不会,也不喜欢读书……(我不喜欢读书,读书赚不赚钱跟我有什么关系?)

 

 

那根据认知失调理论,行为如何改变态度呢?

 

有一个孩子,一直认为打架是不好的,同样他也从来不打架。

直到有一天,他和别人打了一架。

这时,他产生了认知失调——“打架是不好的” 与“自己打架”之间产生了矛盾。

既然行动已经无法改变,那他只能改变自己的态度来减轻矛盾了。

1.是别人先动手的,我打架是为了保护自己,我不是坏人。(在打架与好孩子之间建立起联系)

2.隔壁班小明经常打架,但是他也经常被老师表扬。(让 “打架是不好”这个想法变得没有价值)

3.电视里警察叔叔惩罚坏人也是经常要打架的。(改变了原有认知,让打架变成了好的)

 

就这样,一场架,让孩子原有的观念产生了转变。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遇见的认知失调多如牛毛。

在减轻失调的同时,我们也在一点一点改变着自己的想法。

 

当你做出了一个与你信念相矛盾的行为时,你就产生了认知失调。

这意味着,很可能你的原有信念就产生了改变。

 

 

 

03

最后

 

通常,人们不是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态度,而是通过那些富含理由的信息和说服性论证来使态度发生改变。

讲道理固然有效,但是当道理讲不通的时候,别忘了通过行为来改变态度。

 

 

当人们对自己进行特质归因的时候,才能塑造态度。

虽然人们一般都倾向于进行特质归因,但是当行为有以下特点时,人们会更容易忽略环境的影响:

1.行为是非常规的,即并非大多数人会产生的行为;

2.行为具有一惯性,即某人经常会做的行为;

3.行为具有非特异性,即某人在多种场合都会做的行为;

 

 

奖赏或威胁能够引发人们做出与态度不一致行为。

但这很难让人产生认知失调。

因为巨大的奖励或惩罚是个很好的借口——我就是为了奖励才做出那些事的。

只有当外界理由不够强大时,我们才会选择改变信念来减少认知失调。

我们总会选择最简单的步骤减少认知失调,而归咎于环境明显更简单)

 

相关文章

  • 总要给自己的行动找个理由

    在辽宁的一火车站,有一位老大爷突发心脏病晕倒。正在候车的一位医科大学学生见状,立刻上前跪地为老人做心肺复苏。最终,...

  • Just do it

    当你彷徨迷茫时,觉得自己寂寂无聊时,不用抱怨,不用哀叹,只要给自己找个理由,找个方向,just do it!就好!...

  • 随心而动

    总要给自己找个理由 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随心而动

  • 今日屁话

    人生嘛 总要给自己找个借口和理由 让自己舒服一点 不然太苦了 想想就觉得苦

  • 在简书写作曾让我一度迷失了自己

    如果非要给写文章找个理由的话,我想给自己在柴米油盐之外找个小窝安身立命。 2017年 9月16日 ...

  • 打开未来财富的七把钥匙

    钥匙1——找到你获取未来财富的理由。 没有强烈的渴望,没有强大的理由,就不会有强大的动力,要想成功一定要给自己找个...

  • 2019-06-04

    每个跑步者都需要给自己找个理由或者动力出门跑步,这个理由可以很简单很单纯,比如只是想出去遛个狗,只是想看见最美的风...

  • 找个理由背叛自己

    当我们还在为王宝强和马蓉的出轨门做着吃瓜群众,贡献流量时,伍迪艾伦早已在他的电影《赛末点》里,逼逼叨出...

  • 为自己找个理由

    时间是唯一使人敬畏的现实 时间是唯一对人最宽恕的救世主

  • 找个理由说服自己

    夜不寐,吾日省吾身,该做的都没有做下去。 每天按部就班的过着,可是该坚持的呢?都抛之脑后了。比如没有坚持的跑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总要给自己的行动找个理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wp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