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生小孩的原因,我老婆的腹直肌和盆底肌都需要修复,每天做复健动作。
今天,老婆打个电话过来,说她在网上找复健视频,接触到了一个人。那个人先通过我老婆拍的三张照片,对我老婆的腹直肌情况进行诊断,说我老婆是脂肪堆积,需要持续复健。然后,那人就向我老婆推荐了一套课程,发了一套课表,时长一个月,只要898元,如果立即下单,还能减100。
于是,我老婆咨询我的意见,因为我们都怕是“智商税”。毕竟不是真人面对面上课,只是一套动作视频,如果我老婆动作不标准,我和我老婆都怀疑那人是否真的能有效指导,确保课程发挥良好的效果。
但898元这个价格又很令人纠结,如果是面对面指导,估计是没有这么低的价格,但仅是视频,又感觉太贵了,毕竟视频的边际成本基本为0,且效果未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实在是鸡肋。
还好,我老婆在闲鱼上发现了一样的课程,只要89元,于是她高兴地下单了。
至于是不是进入了一个套路:商家先用高价推销,然后在闲鱼用低价销售,迎合消费者贪小便宜的心理,实际低价也有利润。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这件事让我心头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知识付费总让我们感觉肉疼呢?
从2016年开始,随着“得到APP”、“知乎live”、“分答”等不同模式的知识付费类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知识付费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与之相关的内容创业成为风口。2016年也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
但是,中国大地太大了,一场春风全部吹遍,需要一段时间。就像手机支付,我读大学时到厦门,就已经极其普遍,但4年过后,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家乡竟然还尚在逐步推广。知识付费也是如此,在大城市或许早已是一股潮流,但在我们这个小地方,还是令我们心头忐忑。这事关习惯,事关定价,更事关质量。
1.习惯
免费是互联网的独特魅力,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这些年中,因免费而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也养成了广大网民免费获取知识的习惯。
可是,由于信息爆炸和算法织就的“信息茧房”等原因,人们获取高质量知识并没有比以前更轻松,所以知识付费才孕育而生。
但对于小地方的我们而言,生活不过就是这些事情,对于高质量知识的需求并不旺盛,对知识付费的意识也并未提高。一旦遇到一个需要知识付费的事情,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去寻找免费的资源,而非付费获取。这是习惯使然。
2.定价
除去“一对一”咨询类的知识付费项目,大部分知识付费采取的是整理成一套课程,然后“卖知识”的一方根据制作成本、预期利益等“设定”出的价格,即“成本定价”。
这样子的卖方定价,几千上万的价格,究竟能不能体现出知识的价值?在买方的心中,是不是真的物值其价?极其存疑。
知识付费应该根据知识能够提供带来的实际价值决定成交价格,即“价值定价”,才能真正让买卖双方各取所需。不然,像我们小地方,一个月工作才几千,看到几千上万的课程,怎么可能不会吓退。
3.质量
质量问题是桎梏知识付费发展最大的问题。
知识付费风口吹起,带来了数量繁多的知识付费内容,高质量的内容不少,但仅仅把免费内容汇总打包就收费的低质内容更多,泥沙俱下。
不同于学校课堂教学,互联网上众多的知识付费内容没有专业教育机构的审核与背书,质量很难获取消费者信任。也不同于律师咨询,有亟待解决的问题直观展现价值,大量的知识付费课程的价值因人而异。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公选王、北辰遴选、中公等考试课程,几千上万的价格也卖得很好,这就是专业机构的质量保证。也可以看到,“一对一”咨询类知识付费在网上也发展的不错,这就是价值的直观体现,让消费者有直接的获得感。
总而言之,令人信服的质量,让人物超所值的定价,才能真正改变人们的知识消费习惯,让知识付费走的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