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卡夫卡笔下写的是“异化”的极端,那太宰治笔下就是“同化”的极端。
大庭叶藏,从懂事的时候开始,就尝试着去理解人性。他观察人们的各种行为,试图去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真正的意图。 但是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越是观察的细致入微,就越是糊涂。不久就下定结论,认为自己对“世人”的理解是与正常人大相庭径的。
他无法理解正常人的幸福观,无法理解那些生活的快乐的人。摘自书中
他越是思绪困惑,就越发惶恐不安,仿佛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的异类。他与旁人几乎无法交谈,因为他既不知该谈些什么,也不知该从何谈起。
但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用滑稽的言行讨好他人。这也是他对人类最后的求爱。在他极度恐惧人类的同时,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对人类死心。引用书中原话
我将懊恼暗藏于心,一味地掩盖自己的忧郁和敏感,竭力把自己伪装成纯真无邪的乐天派,逐渐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滑稽逗乐的怪胎。
萨特的一部戏剧中提到过一句话“他人即地狱。”我想这句话如果被大庭叶藏听到,他一定会有一种被直击灵魂深处的感觉。他从未停止过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生活的思考。也曾多次对人类抱有希望,对人性还残存的一点温度抱有美好的幻想。
可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在当时社会功利,人情淡薄的背景下,最终还是对生活绝望了,最后选择离开这个世界。(这里的“离开世界”和后文一样同指作者太宰治的自杀。书中主人公大庭叶藏的一生与作者太宰治的人生经历高度切合,所以这本书也被认为是一本作者的半自传式小说。)
他迫切地想要融入这个社会,但发现自己不被这个社会欢迎。你可以说他是矫情,脆弱,不堪一击的一个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其实比我们更热爱生命。他总是在思考,我们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或许上天给了他一个有缺陷的性格,但他直到离开前的那一刻,始终都没有放弃去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
叶藏选择离开世界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认为自己不再具备成为一个人的资格了。就是“失格”了。这个“失格”可以有很多种理解,我对着两个字的理解就是----停止思考。 当他觉得这个世界索然无味时,不再对生活抱有任何幻想时,他就停止了对一切的思考。
纵观当下年轻人的都市生活----节奏快,频率高,压力大,功利心强,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人们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新鲜事物分散注意力。赚钱也被视为人生第一大任务,渐渐地忽略了自身的需要,慢慢地和这个社会“同化”。有时候,在生活面前我们感觉无助,因为我们别无选择。“拿起砖头没法抱你,放下砖头没法养你”。这也是这句网络语能火的原因,它太贴切实际了。
但并不是说生活就只能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二选一。有多少人干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做着不喜欢的事,但他们还是不甘被社会“同化”,默默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他们是我的榜样,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愿所有年轻人都能爱上阅读,爱上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