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运营 @有效流量
流量都去哪儿了?——发微信都没人点赞了?

流量都去哪儿了?——发微信都没人点赞了?

作者: 品哥问性格 | 来源:发表于2020-03-23 10:41 被阅读0次

你有没有发现,发微信都没几个人点赞了,评论数就更少了,那么,人们去哪儿了呢?

哦,不,应该说:

流量去哪儿了呢?

网站流量(traffic)是指网站的访问量,是用来描述访问一个网站的用户数量以及用户所浏览的页面数量等指标,常用的统计指标包括网站的独立用户数量(一般指IP)、总用户数量(含重复访问者)、页面浏览数量、每个用户的页面浏览数量、用户在网站的平均停留时间等。

昨天跟青岛育仁医院院长王耀堂理事长通话,谈到一个现象,他说以前一发文章,呼啦啦一片点赞评论,比如前年写的《王宝强与马蓉的亲密关系》一晚上阅读量上八千多,看着粉丝蹭蹭往上涨,那种创作的成就感,不亚于出差一个月,刚回到家的那种“饱满”的期待感。

可是,如今,发一篇原创作品,别说评论数,就连点赞很少,阅读量更是寥寥,那么,我们曾经的“粉丝流量”去哪里了呢?

流量去哪儿了:

一、疫情催生线上经济

这场疫情,催生了“线上经济”,可是,原来我们不也有线上业务么?

这里有个根本区别,

原来的线上大多数是消遣、补充或者充电,更多是主流工作、生活之外的时间和精力,而这场疫情,居家隔离成了常态,这个春节,绝大部分人“猫”在家里,宅家经济主要以线上形式来进行了,即便现在复工了,人们还是习惯宅在家里,为什么?防疫半年都如此,不能大规模集会,这也是无奈之举,当然,慢慢地会养成生活习惯。

下面有些数据,来自瑞普:

春节之前,人均在手机上的时长为4.3小时

春节期间,达到11.2小时/天/人均,

现在,3月份也是9.5小时/天/人均,

人们在手机上的停留时长比春节之前翻倍了

可是,翻倍在手机上的时间,却没有体现在微博、微信的互动上,为什么?

二、线上业务集中井喷

1、线上教育:

从春节开始,各种线上的福利应运而生,这里面既有被几千万同时在线的“钉钉”学习、会议和企业微信,也有异军突起的小鹅通线上知识商城,当然,老牌的千聊、荔枝、喜马拉雅也不甘落后,纷纷推出了在线音视频直播、PPT直播等线上教育业务和服务,朋友圈里一片“直播学习”的全民热学,下午,听到华师经纪王贤福总裁说“停课不停学”线上公益课,最高峰达到50万人次。当然,现在,人们的选择多了,很难在一家平台一直听下去,这里有一句公式分享给大家:

    课程对企业,看的是预算;课程对个人,看的是预期;课程对线上,看的是前三分钟

2、线上社群:不用提,大家朋友圈基本能见到,每天都有分享的“京东芬香”、“好省”、“内购券”......在5g时代,大家都开始学会混社群,在社群里面,团结起来占便宜,看到一则数据,团购、社群平台用户发展环比增长370%,很多人开始组建自己的微信群,在囤积自己的私域流量池,这里的可能是,除了大家团结起来占便宜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疫情的防控措施,让物流快递代替人工聚集购买成为更多的实现,这里,有这句话送给大家:

2020年,要么自己成为群主,组织社群营销,要么被拉入群,成为别人的社群营销

2、线上直播:这个春节,被大家津津乐道的,无非就是李佳琦和薇娅去年双11在淘宝直播间狂揽30个亿的直播带货神话,当然,大部分人都做成了笑话,包括我,也尝试过几天的直播,尝尝新鲜,知道这是一门艺术,绝不是简简单单说几句话了事了的,流量怎么来?来了怎么留下?留下怎么刷礼物?怎么吸引进入粉丝团?如何引发刷字幕、转发分享,这些里面,都有深深的套路,为什么说是套路?现在,在各大在线学习平台和两微快抖平台,短视频卖得最火的就是“如何买火你的短视频”,包括但不限于涨粉利器、从0到100万、你也可以月入十万,99元必火爆款......全都是巴不得学完立马变现,成为下一个直播达人。

听说我南昌有个小伙子,直播睡觉,一晚上进账7万多,醒来他还以为在做梦

其实,我也想做这样的梦,我的中国梦。

只可惜,我梦到最多的是,还在原来的中国移动上班,那些熟悉的同事,领导,那些有点小惊心动魄的“往事”,甚至,几次梦到2000年那些阳光灿烂的岁月,那些岁月,你还记得在做什么吗?

听说,一个人老了的标志,就是不停地回忆往事,有时候,我还会故意补睡一觉:续梦。

三、线上生态开始反转

昨天上午,我在今日头条发了一篇即兴而写的《祖国最是欢迎你们回来》,不到两个小时,评论数217,阅读量过2千,这是在通常的微信、微博上从来没有过的现象,忽然,我想起了2012年的某一天,我发现新浪微博的点赞、评论数骤减,一周后,启用微信,方才发现,原来,人们都跑到这里来互动了,原来,流量来到了微信。而今天,我有一个意识,流量又开始跑了,那么,跑去哪儿了呢?

原来的观看者成为了发布者,原来的消磨时间成为了投资粉丝,线上的生态开始反转

在分析流量跑去哪儿之前,我有一个观点: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怀才不遇,除非你,害怕迈出第一步!

只要你有才,在哪个领域坚持深耕,都能採到花蜜。

如果你会原创,上今日头条,奖励本土原创,包括家乡菜都可以创作;

如果你啥都不懂,就拼命提问,问答上知乎,每天都有几十条的回答,让你觉得提问备受重视,而且好的提问还可以得奖,什么叫好的提问?请上知乎;

如果你懂唱歌、画画、舞蹈,就更不用说了,抖音、火山、西瓜、今日头条系都会扶持你在手机上很快拥有一大批拥护者,当然,选题、呈现、内容、时机、话题同样重要;

如果你都不会,干脆剪辑一些高清的电影、电视剧,把40分钟一集的剪辑成3分钟,或者把不同剧情的结合在一起反串,一个月不到,粉丝破十万(真人真事),什么?不会剪辑?爱剪辑、剪映、乐秀、巧影、快影,不怕你不会,就怕你不想。

这是个自媒体爆发的时代,不是你不会,就怕选择太累!

看到这里,大概你会明白,我们以往的微信流量都跑去哪儿了吧?所以,现在,做好准备,拿起你的秘密武器,

要么成为韭菜,要么成为割韭菜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当你准备涉足线上,又不知道自己是否擅长做直播?或者,你需要寻找跟你性格互补的搭配合伙人,他(她)是什么性格?如何发现?在这个全民直播的时代,你必不可少听的一堂性格心理学基础课整整9集,足足两个小时的干货,扫一扫,送给你:

又或者,迫于疫情的蔓延,导致我们重新思考工作,或者调换工作岗位,什么职业会更有利于我们性格天赋的发挥?我们的适应能力、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有哪些先天不足后天要补?点击测评,为自己找一份性格匹配的工作,比盲目投简历要更重要,你觉得呢?

点击自我测评,为自己的性格找份工作。

疫情之后,这篇关于自我生存突破线上或者线下的小小公众号,你愿意关注,就会有源源不断地关心向你涌来,试着在公众号留言“九型基础”,如果,你愿意分享这篇,给你生命当中在意的那个人,TA也在等着你的主动:

 因为,一段关系,你不主动,我不主动,我们终将形同陌路

品哥说 —— 专注性格心理学教学实践263期

相关文章

  • 流量都去哪儿了?——发微信都没人点赞了?

    你有没有发现,发微信都没几个人点赞了,评论数就更少了,那么,人们去哪儿了呢? 哦,不,应该说: 流量去哪儿了呢? ...

  • 流量都去哪儿了?

    流量都是哪儿了? 其实想问,人都哪儿了。 十年前,大家见面在线下,在QQ或在UC。 现在,当我"推开"任何一个AP...

  • 那些点赞的人都去哪儿了

    目前流行的两大交流工具,无外乎就是QQ和微信。 QQ的空间和微信的朋友圈是大家秀恩爱,发泄情绪,分享各种笑话,美文...

  • 互联网金融内容运营如何做,你是否在自嗨?

    近期,小马宋的文章《互联网2016:流量都去哪儿了》,引起了业内的共鸣。文章就提到,不止是微信公号,包括各个电商、...

  • 英雄之旅:每一次旅程都是追寻

    1. 时间都去哪儿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王铮亮《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常常这样想,时间都...

  • 💰都去哪儿了?

    今天算了这一年的收入,再对了下卡上的余额,大吃一惊,竟然每个月的支出有5000块,钱都花哪儿去了呢?

  • 点赞

    微信APP里的两个小人出现以后,点赞成为了关键词和必修课。 有人喜欢点赞,看到朋友圈有人发任何一条信息都去点赞。这...

  • 亲,您为什么这么喜欢群聊?

    自从有了手机有了微信以后,我发现慢慢地导致出现了很多个微信群。 有时我们在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却不知不之间的很多群...

  • 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说 好快啊,我就20岁了 奶奶说 她是20岁那年嫁给爷爷的 ……

  • 时间都去哪儿了

    早上收到系统提醒交作业的通知,呃,又到了交作业的日子了。 时间过得好快呀,从加入007不出局写作社到今天要写第7...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量都去哪儿了?——发微信都没人点赞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bi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