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他传奇的一生有着太多的事情值得学习。之所以写名人故事,并不是给各位灌鸡汤,而是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得一些人生启发,哪怕对我们的人生有一丁点的帮助,都是莫大的幸运。
查理芒格说,阅读人物传记,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们的成功事迹,还可以学习他们为人处世的能力。
与英雄、伟人同生在一个时代的人,是幸运的,同时也是悲哀的。幸运的是,你有机会和他们一较高下,即使是失败,你也会因为他们的存在而被历史铭记;可悲的是,因为他们的光芒太过于耀眼了,你如同蝼蚁,世界有你没你一个样。
洛克菲勒出生于贫穷家庭,白手起家,通过自己的努力缔造了一个石油帝国。他不相信命运、不靠背景,他坚信人生是可以计划的。
他在小时候立下的两个目标,一个是成为世界首富,一个是活到100岁。第一个目标实现了,第二个离目标差了两年两个月,他虽然在晚年尽其所能地强迫自己延长寿命以达到幼时立下的目标,包括搬到佛罗里达,绝对严格的规律生活,食物只摄取炼乳与蔬菜水果等等,但还是在离他的98岁生日两个月时过世。
在他什么都有的情况下,他为什么对自己立下的目标如此执着?或许也正是他坚韧的执行力,才成就了他。
在他临死之前,对外界说,他即将死去,有什么话想对逝去的亲人说的,他可以代劳,原本只是一个玩笑,没想真的有很人多给他钱捎话,让他小赚了17万美元,如果不是他最后撑不住了,估计还可以赚得更多。洛克菲勒不愧是生意人,临死也不忘赚钱。
但是他绝不是守财奴,他曾说,“如果一个人每天醒着的时候把时间全用在为了钱而挣钱上面,我不知道还有比这样的人更可鄙、更可怜的了。”
但是他赚别人的钱却心安理得,甚至不惜用非常手段,什么人敢如此自信说这样的话——“我一直财源滚滚,心如天助,这是因为神知道我会把钱返还给社会,而不是独自享受。”也就只有他了。
洛克菲勒坚信他人生的目的是“从其他恶性竞争的商人们身上赚取尽可能多的金钱,而用此金钱发展有益人类的事业”。
尽管当时洛克菲勒备受争议,世人认为他冷酷无情,但是时隔多年之后,后人会还给他一个公平的评价。当年洛克菲勒看到太多不理智的非法恶性竞争,把市场环境搞得一塌糊涂,所以他宁愿别人出局,也要把财富掌握在自己手上,因为他可以更好发挥出财富的价值。
从他的生活经历中可以看出,他终生不烟不酒,私生活严谨,一生勤俭自持,只爱一个女人,一生只有一段婚姻,生了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他赚钱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在他人生的后40年里,致力于慈善事业,并在晚年将大部分财产捐出资助慈善事业,开美国富豪行善之先河,给比尔·盖茨与沃伦·巴菲特等富豪写下了先例,成为美国近代史上最富传奇色彩与争议性的人物之一。
洛克菲勒做慈善,不是简单捐点钱就行了,很多事情他还要亲自亲为,让钱落到实处,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踏踏实实地做好事。不出风头,不沽名钓誉。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得到好评,他大可不必冒天下之大不韪,落人口实。
有了这样底气,洛克菲勒赚钱才那么心安理得、才赚得那么神圣有格调,因为他赚得越多,他越能做更多的好事。好比曹操,宁负天下人,也不要天下人负他,因为他们不值得。历史也证明,曹操是对的,比起刘备孙权之辈高尚多了。
洛克菲勒非常务实,甚至叫大胆进取,他曾说——“与其生活在既不胜利也不失败的黯淡阴郁的心情里,成为既不知欢乐也不知悲伤的懦夫,倒不如不惜失败,大胆地向目标挑战!越是认为自己行,你就会变得越高明,积极的心态会创造成功。”
在积极进取的同时,洛克菲勒还把工作视为一种乐趣,巴菲特是每天跳着提跳舞去上班的,这样的做事态度,不想成功都难。但是我们更多的人,只是把工作视为一种义务,每天煎熬如同生活在地狱。
至于财富只是意外之物,是勤奋工作的副产品。每个目标的达成都来自于勤奋的思考与勤奋的行动,实现财富梦想也依然如此。
洛克菲勒家族成了美国10大超级富豪之一,也是当今美国最负盛名的家族之一。他的孙子纳尔逊·洛克菲勒曾当上了美国副总统,而他的另一个孙子大卫·洛克菲勒,则是赫赫有名的大银行家。
很多人羡慕可以作为洛克菲勒的后代,家族富可敌国,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一言不合就买买买,这是典型暴发户心理。洛克菲勒家族更愿意在院子而不是房子本身上花钱,房子里既没有球房也没有酒吧,他们家族信仰浸信会,也接受了禁欲和节俭的价值观。“浪费总是可耻的”是他们的家族名言。
洛克菲勒的三孙子劳伦斯.洛克菲勒,也是一位亿万富翁,他在文章中写道:“那种认为我们拥有无限的物质、人力和精神资源因而可以大手大脚使用的观念显然是错误的。就个人而言,人们逐渐发现一种更为简单的生活方式能比无节制的购买提供更大的满意度,事实上,砍柴和健身锻炼一样能使人精神放松。”
洛克菲勒的财富在整个二十世纪,依然继让他的后辈在慈善,商业,以及政治方面起了许多帮助。有的人死去了,却依然活着,洛克菲勒便是其中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