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作生活佛、儒、道专题
【六祖慧能传】|隐居15年,六祖出山一风动,幡动震动佛坛(2)

【六祖慧能传】|隐居15年,六祖出山一风动,幡动震动佛坛(2)

作者: 清净无为live | 来源:发表于2020-04-17 20:49 被阅读0次

        大殿中僧俗们交头接耳,有的认为老和尚说的有理,有的觉得是风吹幡动,乱哄哄像飞着一群马蜂。

        忽然,角落里,一个非常自信又非常洪亮的嗓门说:“我认为,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两位法师的心在动!”

        宛若巨石落入深潭,层层涟漪在所有人心中荡漾。

        一直闭目倾听辩论的印宗大师眼睛倏(shū)地睁得老大,他敏锐的目光就将一个四十来岁、衣衫褴褛、相貌平凡的汉子捕捉在了眸子中。

        是慧能!

        与此同时,全场所有人的目光刷地一下全都集中到了他身上。慧能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如果是一个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想的人,他知道风幡或山河大地的存在吗?风也好,幡也罢,它们动与不动对他都没有任何意义。没有内心的活动,万物的存在对人来说就成了没有意义的事情。因此,我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师父的自心在动。”

        印宗大师也是亲见过五祖弘忍的高僧,道眼明白,单单听这些话,他就知道,眼前这位说话的男居士非同一般。

        所谓风动、幡动,本质上是心与境的关系。风是境,幡是客尘[注释:即“烦恼”。佛教某些派别认为烦恼并非众生心性所固有,而由外界影响而起,故名为“客”。又因它能污染心性,故名为“尘”],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有因有缘世间生,有因有缘世间灭。”佛法是缘起法,它的最高明之处,就在于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谛——缘起性空。佛陀还说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所生,并且互为缘起,互为依存,互为条件,互为前提,也就是互为因果。

        例如风与幡,如果只有风,或者只有幡,就不会有风幡舞动的现象;或者幡虽然有,但它没有高高挂在旗杆上,无论再大的风,也无法将它吹动;或者幡升了起来,但风没有吹在这里,而是刮在了其他地方,这样,都没有风幡飘动的景象出现了。

        所以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为什么是心在动呢?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动静、善恶、美丑、好坏……世界上的一切矛盾对立,都是我们这些人各自依据自己的好恶、利害等强行分别而产生的。所有争端的生起,一切矛盾的产生,也都是源自我们以不同的价值取此舍彼的结果呀!

        究竟谁对,谁错?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慧能早已在现实生活里领悟到:境由心造,法从心生,一切都是我们人心的作用。所以,今天他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不知何时,婴行来到了慧能身旁,他愣愣怔怔地说:“我认识你。我很早以前就认识你。”

        慧能亲切地笑着问:“你何时见过我?”

        众人都盼着婴行能说出这个看着不起眼却出言不凡的人的来历。

        婴行却说道:“我在梦中见过你。”

        众人失望地叹了一口气。

        这时,老和尚突然说:“你怎么知道是我们心动?你不是我,我的心动不动你怎么知道?”

        庄子和惠子曾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很羨慕鱼的快乐。惠子问他:“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回答:“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老和尚巧妙地将庄子的千古机智用到了此处。众人觉得有热闹瞧了,都看着慧能等他回答。

        慧能从容答道:“因为,你和这位小师父本具觉心,本具佛性,众生都有佛性……”

        婴行打断慧能的话:“错了!人有人性,只有佛才有佛性。”

        慧能问他:“你不相信你有佛性?”

        婴行大摇其头:“当然不信。我要有佛性,我早成佛啦,还用在这里与你们磨牙?”

        慧能突然扬起巴掌,作势欲打婴行。小婴行慌忙逃避,被蒲团绊了个跟头,样子比真挨了打还狼狈。众人大笑,老和尚更是乐不可支。

        婴行哭丧着脸坐在地上,指着慧能说:“你这人看着面善,心里真坏!我、我、我本来以为你是……”

        “我是谁?”

        “算啦,反正你也不是。”

        人们都被他没头没脑、颠三倒四的话弄糊涂了。慧能拉起婴行,笑着问:“你刚才为什么躲避?”

        “你要打我,我能不躲开嘛!”

        “可是,我打着你了吗?你怎么知道我要打你?”

        “我、我……”

        慧能这才认真说道:“因为你怕疼,能预知我要打你,所以下意识地躲避。这就证明你有自性。这种避苦趋乐、寻求解脱、渴望平安幸福的心,不正是我们本具的觉心,我们的佛性吗?”

        一直悄悄打量慧能的印宗大师,这时也忍不住将眼睛睁大了一些,看了慧能一会儿,不知为什么又紧紧闭上了。

        婴行高兴得手舞足蹈:“哇,我有佛性啦!我要成佛啦!我,我……我怎么没有成佛呀?”

        “因为你心动。幡动而心不动,自净其意,自空其身,自然能趣入大道。”

        婴行围着慧能转了一圈,嘴里喃喃道:“我知道你是谁了,我知道了!你是……”

        众人注意倾听婴行下面的话。谁知,他站到慧能面前,反而问人家:“你是不是呀?”

        大家觉得婴行的话没头没脑,极不合情理,但慧能却笑着回答了,答得更莫名其妙:“你觉得我是,我自然就是。”

        于是两个人莫名其妙地笑了,很开心的样子。

        老和尚不高兴了:“这位施主,众生本具佛性,《涅槃经》中早就说过,这是佛学常识,有什么可得意的!”

        “那好,各位高僧大德,今天因缘难得,我索性多说几句。从佛法的角度来说,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因有缘才产生的。旗幡的飘动也是这样,假如没有风,幡不会动;如果没有幡,再大的风也没有幡旗飄动的现象。所以,我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

        此时,众人的喧闹声突然停止,因为印宗大师从高高的法座上下来,向慧能走去。他向慧能深深施礼,满脸堆笑地说:“行者谈吐不凡,句句切中禅理,一定不是普通人!据说,黄梅五祖的衣钵已南传十几年了,莫非行者就是六祖大师?”

        慧能也笑着还礼道:“不敢。慧能见过印宗大师。”

        印宗大师高声叫道:“行者果然是六祖大师,果然是六祖出山了!我等有眼无珠,请受贫僧一拜!”

        印宗大师跪在地下向慧能礼拜。慧能抢上前来,拉他起来,说道:“佛门规矩,只该在家人礼拜出家人,哪有向我顶礼的道理!”

        “六祖大师何必过谦?世间礼法,先闻道者为师;佛门规矩,早得度者为尊。您是一代祖师,我等理当顶礼受教!”

        婴行不管三七二十ー,挤过来没头没脑地说:“你真是你呀?”

        慧能一笑:“我自然是我。”

        “你就是抢了人家袈裟而跑得没影没踪的南蛮子?”

        印宗大师喝道:“婴行,不得无礼!”

        “无妨。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是我抢了别人的袈裟。你们想,如果我不到东山寺,我师父五祖大师的衣钵自然就传给别人了。”

        印宗法师开心地笑着说:“六祖大师请上座,并请出示衣钵,好让我等焚香祷拜,以增福慧。”

        慧能被推上宝座。他打开包袱,拿出袈裟,披在身上。

        一件毫不起眼的袈裟,一个不起眼的人,然而,当两者结合时,慧能便不是刚才那一副寒酸模样的慧能,变成了容光焕发的六祖;袈裟一着慧能之身,立刻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僧俗们纷纷跪下,瞻仰六祖的神采。

        慧能垂目闭眼,在喧闹中一动不动地坐在宝座上,荣辱不惊,物我两忘。

        此时,在几干里之外的荆州当阳山,那山林中的茅屋依旧存在,当年的小沙弥已成了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僧人。他正在屋外升炉烧水,忽然听窗内吟诵:

        一切佛法,自心本有。

        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随即,已经七旬高龄的神秀从室内走了出来。

        青年僧人躬身施礼,道:“恭喜上座,您闭关15年,今天终于功德圆满了。”

        神秀合十还礼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15年的功夫,终于打通了最后的禅关。这15年,你一直为我护关,辛苦你了。”

        青年僧人恭谦地说:“能为您的大彻大悟奉献微薄之力,那是我的荣幸。”

        神秀庄严说道:“从今日起,你算我的门下,法号志诚。”

        “谢谢师父赐给我法名!”志诚跪下行礼。

相关文章

  • 【六祖慧能传】|隐居15年,六祖出山——风动,幡动,震动佛坛(1

    慧能携禅宗衣钵南归之后,因为受到名利之徒的追杀,就在广东四会、怀集一代的深山之中隐匿了15年。这15年,是...

  • 【六祖慧能传】|隐居15年,六祖出山一风动,幡动震动佛坛(2)

    大殿中僧俗们交头接耳,有的认为老和尚说的有理,有的觉得是风吹幡动,乱哄哄像飞着一群马蜂。 忽然,角...

  • “仁者心动”

    六祖慧能《坛经》云:时有风吹幡动。或曰“风动。”,或曰“幡动。”六祖曰“仁者心动。”此语一出,今古“轰动”。盖“发...

  • 是风动是心动

    禅宗五祖问曰:“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 六祖慧能答案最能例证:“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所以情...

  • 听雨

    1 禅宗五祖曾问:“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 六祖慧能答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初见这段话...

  • 眼中万物,心之所动

    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慧能答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春天里,你若...

  • 风本无形----旧文新发

    (2011年11月2日) 人生本无意义,就像风本无形。所以六祖慧能说:既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语出《六祖坛经...

  • 做人最顶级的能力:守住心

    《六祖坛经》记载:当时有风吹幡动。一僧说风动,一僧说幡动。争论不已。六祖惠能上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 心动

    想到禅宗六祖慧能大师闻二僧辩论风动幡动而言“非是风动,非是幡动,仁者心动”,电影胶片即如是,串联而加心意识则有动,...

  • 曼陀铃

    庙宇门前,僧人对论。一曰:是风动。一曰:是旛动。孰对孰错,争持不下。六祖慧能道:“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祖慧能传】|隐居15年,六祖出山一风动,幡动震动佛坛(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euvhtx.html